從鏡子裡飄出後,兩股白霧變成了兩名女子。一名女子容貌俏麗,身姿婀娜,神情微赧;另一名女子著半面妝,年歲不輕,但風韻尚存。
“將軍!”第一名女子在看到蕭瓚後,便驚撥出聲。
在眾人吃驚的目光下,蕭瓚冷冷地說道:“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說吧,怎麼回事,原主的靈魂早已投胎轉世,你們這兩縷怨氣怎麼還不消散,竟躲到了銅鏡裡裝怪!”
聽到蕭瓚的呵斥,兩名女子趕緊下跪,第二名女子趕緊說道:“並非妾身不願隨原主而去,而是怨恨過重,徒留於身前最愛的這面銅鏡中。”
“同這位姐姐一樣,妾也是帶著哀怨離世,而怨氣就留在了這面銅鏡中。這面銅鏡是當年皇上賞賜的,他說這面銅鏡是稀世珍寶,最適合用來照美人。妾身前最愛對著這面銅鏡梳妝打扮,對這面銅鏡分外喜愛。”第一名女子也幽幽道。
第一名女子就是“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的原型——漢武帝最寵幸的李美人。
當身邊最愛的女人衛子夫年老朱黃時,漢武帝就開始在三宮六院裡尋找自己的第二春,哦,不對,應該是第三春。
儘管後宮三千,但依舊找不出一位能激發出自己第三春的佳人。就在他感嘆得天下卻難得一卿卿時,李美人就出現了。
在一場預謀已久的酒宴上,李美人的哥哥李延年就對漢武帝獻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絕世而獨立。”
這首將美人傾國之貌描繪得唯美又勾魂的曲子,也將漢武帝的魂兒勾去了。空虛多時的漢武帝忍不住感嘆道:“善!世豈有此人乎?”
這時,平陽公主就跳出來說道:“延年有個妹妹,能歌善舞,傾國傾城。”當年平陽公主將衛子夫送到漢武帝跟前,現在故技重施,又將李美人送到漢武帝跟前。
所有鋪墊都打好後,撒花,李美人就出場了。李美人不僅年輕貌美,身姿妙曼,並且舞姿動人,神情嬌媚。見到李美人後,漢武帝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迅速被李美人俘獲,並且封其為“李夫人”,成了未央宮的新寵,走上了被其他妃嬪羨慕嫉妒恨的道路。
除了貌美,李美人同漢武帝的性格也很合拍,並且性情溫和,又不作妖,因此深得漢武帝的寵幸。不久後,李美人誕下一子,隨即被漢武帝封為王,恩寵更勝。
本以為李美人會成為陪伴漢武帝到最後的人,可惜紅顏薄命,不久後便染上惡疾,開始臥床不起,容顏也逐漸憔悴。
看到自己的容顏如同鮮花枯萎般,李美人開始惆悵。她知道自己是靠容貌才得的恩寵,所以每當漢武帝去看望她時,她都躲在被子裡不肯露面。漢武帝幾次三番地懇求與其相見,她最終無奈道:“妾長久臥病,容貌已毀,不可復見陛下,願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
在離世前,李美人曾對自己的姐姐說道:“你們不知我不見皇上的原因,正是為了把兄弟託付給他。我本出身微賤,他之所以眷戀我,只因平時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今天我病已將死,他若見我顏色與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惡,惟恐棄置不及,怎麼會在我死去後照顧我的兄弟?”
李美人不僅貌美,並且聰慧,深知男人的心思。她將最美好的記憶留在了漢武帝心中,漢武帝也不負所托,將其家人厚待,並且封其兩位兄長為將軍和都尉。
儘管如此,面對自己的容顏盡衰和英年早逝,李美人多有不甘。在她化作一縷幽魂,等待陰司官帶自己去投胎時,便坐於銅鏡前,為自己最後一次梳妝打扮。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一邊梳頭一邊吟唱,就在陰司官帶走她的魂魄時,李美人的一縷怨氣留在了鏡子中……
美人已逝,銅鏡仍在。作為珍寶,這面銅鏡依舊流轉於各朝代的宮廷裡,成為了後宮三千由美及衰的見證。而李美人的怨氣,也隨著銅鏡輾轉於各個朝代,時而在銅鏡裡顯現,時而又出現在銅鏡附近。不過後宮鬧鬼是常見的事,因此,大家並沒有把一面銅鏡放在心上。
經歷了幾個朝代的更替,銅鏡來到了南朝,成為了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嫁妝,並跟隨她一起來到了夫家。
第二名女子就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原型——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
歷史上的徐昭佩,名聲並不好,不僅被其情夫暨季江以一句“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成為千古笑談,並且“半老徐娘”還成為了貼在中年女性身上的一個標籤。
更可悲的是,她被丈夫蕭繹逼來投井自殺後,蕭繹還寫了一首《蕩婦思秋賦》來洩憤,可見連生死都不能消除兩人之間的恩怨。
世人只看到徐昭佩半老作嬌,找小鮮肉當情夫,卻不知她其實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
徐昭佩原是南朝齊太尉的孫女,梁朝將軍徐琨的女兒,身份尊貴。當她嫁給當時還是湘東王的蕭繹時,看似是一場門當戶對的聯姻,實則只是悲劇的開始。
年輕時的徐昭佩並不漂亮,所以不招蕭繹待見,每過兩三年才進她的房間一次。而作為顏值控,徐昭佩對自己這個獨眼龍的丈夫,也並不喜歡。
面對丈夫對自己的冷暴力,徐昭佩開始化半面妝噁心他,並諷刺道:“你就一隻眼睛能看見,我化一半的妝就好了。”然後蕭繹就被氣走了。
每當用自己的半面妝將蕭繹氣走後,徐昭佩都很開心,對著銅鏡哈哈大笑,可是笑完後又覺得自己可悲。在封建社會,作為女性,即使是正妻,如果不被丈夫待見,日子也過得難受。
不久後,徐昭佩開始給蕭繹頭上種草了,並且很快就種出了一片草原。仗著自己是豪門世家,徐昭佩並不忌憚自己的丈夫。就算不被丈夫所愛,她也可以在外面找小鮮肉,並且一找就是三個。一個是荊州瑤光寺的和尚智遠道人,一個是蕭繹的隨從暨季江,還有一個是詩人賀徽。
儘管容顏漸枯,徐昭佩還是悉心裝扮自己,在小鮮肉那裡尋找缺失已久的愛情。
不過他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徐昭佩給蕭繹種草原的事很快就被當事人知道了。本來蕭繹就不待見她,更何況還讓自己的頭頂綠的冒泡,所以他藉口寵妃王氏的離世是徐昭佩所為,逼迫徐昭佩自殺謝罪。
明知自己是被冤枉的,但徐昭佩早就對自己的婚姻和生活感到絕望。她坐在銅鏡前,為自己化了最後一次半面妝,並對著鏡中一半素顏一般濃妝的自己,發出了嘲諷的笑聲,似在嘲諷蕭繹,又似在嘲諷自己……緊接著便投井了。
帶著半面妝投井自殺的徐昭佩,是對自己丈夫最後的諷刺和嘲弄。而蕭繹也把她的屍體還回了徐家,說是出妻,並且還寫了那首《蕩婦思秋賦》來洩憤,毫不顧忌夫妻情分。
而徐昭佩的那一絲怨氣便也留在了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