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凌波心頭一鬆,嘴上卻是乖巧的說道,“凌波發誓永遠不會背叛師祖,背叛慕容家,否則定叫凌波天打雷劈,死無葬身之地。”
慕容復點點頭不置可否,轉而問道,“你剛剛說吳三桂是分兵攻取的濟寧三府,他哪來的這麼多兵力?”
要知道吳三桂總兵力不過三十來萬,其中尚有十餘萬駐紮在保定和真定兩地,還有十萬駐紮在滄州,剩下的撐死不會超過十萬,濟南、濟寧都是大城,青州也不遑多讓,十萬大軍同時攻取三個地方,還都得手了,難道清軍都是紙糊的麼?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提現如今清廷境內的態勢,在吳三桂起事前,南至金陵,北至長白山,東至山海關,西至雁門關,都屬於清廷的勢力範圍,其中由於金蛇營常年盤踞山東,清廷對山東的掌控已十分微弱,但並非完全沒有,這裡至少還有大約十來萬的廂軍常駐各個險關重城。
吳三桂出山海關後,第一時間佔據了真定和保定,然後又分兵南下攻佔山東,也就是說,現在的清廷等若被人攔腰斬成了兩截,保定以北和山東以南尚屬康熙的地盤,保定以南和山東以北屬於吳三桂的地盤,而山東則混合了金蛇營、天地會、吳三桂等勢力。
這時,洪凌波小心翼翼的說道,“師祖,根據水晶宮得到的情報,那濟南府其實早已落入吳三桂手中,只是封鎖了訊息而已,還有就是吳三桂的另一支主力早已在半月前從滄州出發,繞道津門乘船南下,於萊州登陸,最後兩支主力大軍分別攻取了濟寧府和青州府。”
“原來如此。”慕容復恍然點頭,如果是二十萬大軍攻下兩座大城,倒也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山東早就被金蛇營搞得烏煙瘴氣,清廷守軍的戰力肯定十分羸弱,哪裡敵得過吳三桂的虎狼之師。
但他還是想不通,這老狐狸都打到保定了,為什麼放著好好的京師不打,偏要分兵南下先取山東?
只要得到京師就等於佔據大義,屆時清廷的殘餘勢力不過土雞瓦狗,根本成不了氣候,這麼簡單的一筆賬老狐狸不會算?真就山東要香些?
想不通,想不通……
良久,慕容復揉了揉發疼的眉心,忽然瞥見洪凌波低眉順目的站在那裡,心念一動問道,“凌波,你覺得吳三桂為何會分兵南下,攻佔山東?”
洪凌波受寵若驚,連忙恭敬道,“回師祖,凌波見識短淺,不敢妄言。”
“沒事,說說你的想法,說錯了也沒關係,我不會怪你。”慕容復笑呵呵的說了一句。
“是,那凌波就放肆了,”洪凌波彎腰一禮,整理了下措辭,緩緩言道,“弟子以為,吳三桂選擇南下,未必就是出於自願。”
“哦?”慕容復眉頭微挑,“說下去。”
“天下人都知道,只要佔了京師,清廷便是大勢已去,吳三桂絕不會不懂這個道理,這個時候他還分兵南下,原因無外乎三種,其一,有人逼他南下,其二,他自己知難而退,其三,他志不在清廷。”洪凌波一改先前的謹小慎微,侃侃而談。
慕容復聽著聽著眼睛漸漸亮了起來,最後哈哈一笑,“看不出來,你還真有些見地,不過這第三條嘛,基本可以排除,第一條跟第二條可否說得具體些?”
洪凌波面色微喜,連忙解釋道,“凌波所說的第一條,其實是指金蛇營和天地會這些反清勢力,前一陣子他們在山東勢大,可能已經威脅到吳三桂後方,吳三桂不得已之下只能先行南下收拾他們,至於第二條……”
說到這時她頓了頓,小心的看了慕容復一眼,見他沒什麼反應,繼續說道,“京師乃北方重鎮之首,據水晶宮粗略統計,其常駐守軍約莫十五萬,加上城內人口逾百萬,所屯糧草更不計其數,即便被圍城也可維持兩三年之久,吳三桂勞師遠征,又是反軍,一旦受挫,士氣必定一落千丈,若久攻不下,等著他的只有一敗塗地,分兵南下則可徐徐圖之,吳三桂沙場宿將,應該懂得權衡利弊。”
簡單說就是吳三桂知道打不下來,不打了。
“嘖嘖……”慕容復面帶微笑的看著洪凌波,口中嘖嘖稱奇,“沒想到你居然能看得這麼遠,這麼透徹。”
洪凌波嫩白的麵皮微微一紅,乖巧道,“凌波的見識哪及得上師祖之萬一,不過信口開河、胡言亂語罷了,還望師祖不要責怪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