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勉似乎看出他的為難,笑道,“怎麼,難道劉師弟非要丁某‘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才甘心嗎?”
他這樣一說,劉正風也就釋然了,“那好,丁師兄可別怪我欺你。”
“如果劉師弟覺得過意不去,大可先讓丁某幾招,看招!”丁勉開玩笑似的說了一句,猛地一聲斷喝,身形拔地而起,也不見他如何動彈,瞬間跨越數丈距離,砰的一聲,一下落在劉正風面前,雙掌遞出,掌力猶如排山倒海一般朝他傾瀉而去。
這一番變化來得極快,眾人甚至還沒反應過來丁勉究竟用的是哪一路輕功,那種從天而降的氣勢,配合著渾厚無匹的掌力,可謂霸道絕倫,震懾人心,尋常高手給他來這麼一手,只怕要手忙腳亂好一陣。
沖虛道長眉頭微微皺了皺,“這輕功似乎有點像本門的梯雲縱,但又有些不同。”
慕容復不置可否,這種情況實在常見得很,都說炎黃子孫的仿造能力當屬世界之最,武林中人也不能免俗,許多比較出名的武功,都會有仿製版本,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後者的作者明顯是看了前者之後才有的靈感,但不得不說,九陽真經的威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過九陰真經,算是一個特例。
真正讓慕容復有些興趣的是,丁勉能巧妙利用身法來增添掌法氣勢,憑添幾分威力,這是不多見的。
且不說二人心中作何想法,劉正風也被丁勉這一套嚇了一跳,急忙閃身躲避,氣勢上不免弱了幾分,電光火石之間只好使了個鐵板橋出來,同時細劍刷刷刷連點數下,說來也怪,那渾厚掌力驟然一頓,緊接著四分五裂,消散一空。
丁勉臉上沒有半點表情,手中動作也沒有絲毫停歇,雙手變掌為爪,猛地往下抓出,動作連貫如行雲流水,氣勢威猛步步緊逼。
劉正風在破開掌力之後,本想接著使一個迎風回浪拉開身位,沒想到丁勉動作這麼快,急忙將長劍一橫,劍光閃爍,同時雙腿連蹬,往後滑出,頗有些手忙腳亂。
二人一個招式流暢,勢道凌厲,一個見招拆招,狼狽不堪,眾人看得目瞪口呆,怎麼情況好像有點不對,難道不該是劉正風依仗兵刃壓著丁勉打麼?怎麼情況好像反過來了。
倒是慕容復看出了一些端倪,這丁勉內力極深,掌法自有一股味道,似乎招式、內力、氣勢連線一氣,信手拈來便是絕招,同樣是大嵩陽神掌,但在他手裡跟在費彬手裡,簡直就是兩門功夫,費彬使出來十分笨重,根本發揮不出這套掌法的威力,而這丁勉使出來卻是相得益彰,威力極大。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丁勉之所以被稱作“託塔手”,乃是因為他一雙臂力奇大,在掌法方面得天獨厚,即便大嵩陽神掌變化繁複,威力不顯,但因為他臂力和內力正好補上這一缺陷,所以施展出來無論變化還是掌力都不同凡響。
外人看來卻是他的大嵩陽神掌出神入化,這也是此前那些掌門、長老見丁勉以肉掌對劍而沒有絲毫意外的原因。
劉正風到底輕功卓絕,封禪臺又十分開闊,丁勉狂風暴雨般的使了十數招,卻始終沒有碰到他,不得已之下,只好主動後退,先喘口氣再說。
劉正風得以喘了口氣,朝丁勉苦笑道,“丁師兄的‘託塔手’之名果然不是白得的,劉某今日算是領教到了。”
丁勉面色有些紅潤,這是方才劇烈出招的原因,他刻意將呼吸放緩,笑道,“劉師弟的輕功也當屬一絕,細數整個五嶽劍派,恐怕也只有左師兄能跟你相提並論了。”
一眾掌門聞得此言,臉色有些不自然,但方才劉正風的身法他們也都看在眼裡,平心而論的話,確實大大不及,左冷禪面色淡然,實際上心裡清楚,丁勉不過是不輕不重的拍了他一記馬屁,如果換做是他,怕是同樣追不上劉正風的。
劉正風雖然不懂人情世故,但謙虛還是有的,當即連連擺手,“不敢不敢,劉某這身法實乃被丁師兄逼出來的。”
“劉師弟謙虛了,”丁勉說了一句,話鋒陡然一轉,“論輕功,丁某承認不是你對手,你我若是這般追逐下去的話,只怕比到明天也分不出高下。”
眾人聞言不禁暗罵一聲無恥,比武分生死,難道還不許人家用輕功不成?
劉正風怔了一怔,竟是乾脆點點頭,“實不相瞞,劉某內力所剩無多,只餘一擊之力,接下來我也不躲了,倘若丁師兄能接住我這一招‘千劍縱橫勢’,劉某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