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排、細排、連排、總排、彩排、錄音合成……
《夏洛特煩惱》在初冬時節具備了演出條件。
米星河租好了劇場,先簽了一輪共10天演出合同。
他們租的是銅錢大街頂頭的銅錢劇場,780個座位。
這是個大劇場,米星河本不想租這麼大,因為他對話劇市場沒信心,不敢奢望《夏洛特煩惱》能把劇場塞滿。
是周義一再堅持、反覆規勸,米星河才咬牙租下來的。
相應道具已經進場,裝臺也已啟動。《夏洛特煩惱》沒有太過複雜的道具,裝臺工作也很簡單。
眼下最要緊的工作就是宣發推廣,製造聲勢、擴大影響。
米星河要召開媒體見面會,向全錢州十幾家媒體發出邀請。
可是連打幾個電話,米星河發現不對勁,記者都婉拒了他。
細問才知道,就在同一天,趙山河排演的《古井街坊》也要召開媒體見面會,宣發撞車了。
趙山河背靠錢州人民劇院,官方背景,根正苗紅。
演員也都是話劇圈裡比較資深的演員,其中不乏老戲骨。
不管是背景、名氣,還是演員的綜合實力,開心米花都比不了人家。
米星河趕緊把周義、花萍、張少剛、孟夕陽等人召集過來,商量對策。
多數人提議改時間。他們今天開,我們就明天開,給他們讓路,避開鋒芒。
周義不同意,傻子才讓路,“撞車是好事。改時間可以,但一定要在同一天。他們上午開,我們就下午開。”
眾人困惑:為什麼說“撞車”是好事,還必須要集中在同一天?
周義解釋:在新聞媒體的眼裡,話劇演出就是填版面“邊角料”,可有可無,很容易被花邊娛樂新聞擠掉。
如果分兩天召開媒體見面會,《古井街坊》先開,上了新聞,《夏洛特煩惱》過一天再開,人家就不可能再給你報道了,宣發效果等同為0。
兩家劇社同一天召開媒體見面會就不一樣了,至少有個集聚效應。同類新聞、合併報道,內容多一點、版面大一點,上版的機率更大。
大家恍然,有道理。
其實,周義的胃口遠不止追求新聞上版這麼簡單。
既然撞車,炒作的空間就大了。
作為一個娛樂圈重生歸來的人,他的炒作手段太多了,考慮到當下社會公眾的接受能力,只怕還得收著來,免得刺激到他們,弄巧成拙。
“米老闆,我還有兩個提議”,周義說,“第一,我們要在這波宣發競爭中當主角,壓倒《古井街坊》,吸引媒體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