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艾伯哈德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得了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然後又獲得了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馬克·塔彭寧(MarcTarpenning)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了電腦科學學士學位。
在塔彭寧去參觀埃伯哈德工作的懷斯科技公司時,他們是第一次見面,一見如故,成為了朋友,
1997年,艾伯哈德和塔彭寧聯合建立了新媒體公司(NuvoMedia),主要產品包括電子閱讀器、火箭電子書。
2000年,艾伯哈德和塔彭寧德將新媒體公司以18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金斯達電視指南國際公司(GemstarTVGuideInternational)。
實現財務自由的埃伯哈德想要建立“一家汽車製造商,同時也是一家科技公司”,他對跑車很感興趣,但又擔心國家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因此想開發一款電動汽車原型。
埃伯哈德同湯姆·蓋吉商定,以15萬美金注資為交換條件,委託ACPropulsion進行鋰離子電池版本車型的開發並開放給他技術授權。
開發重點是研究如何使用標準的現成18650圓柱鋰電池,做過電子閱讀器創業的埃伯哈德已經體會到18650是如今條件下品質最好、價格最便宜的電池,但難點是做到純電長續航需要在電池組中使用成千上萬個這樣的小圓柱電池,電池容量相當於之前日產、豐田純電車型的一倍以上。
2003年4月,埃伯哈德做完調研工作後,再次同好友塔彭寧合作,在矽谷成立了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Motors),以交流電、無線電之父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命名。
註冊資本金1000萬美元,設立1000萬股,其中埃伯哈德投資500萬美元,持股500萬股,佔股50,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塔彭寧投資440萬美元,持股440萬股,佔股44,擔任執行副總裁;伊恩·賴特及技術團隊共投資60萬美元,持股60萬股,佔股6,賴特擔任技術長(CTO)。
7月,ACPropulsion完成了TZero鋰電版原型車的開發,搭載了4千塊膝上型電腦上的18650電池,效能上,百公里加速達到了36秒,同時續航里程增加到480公里;驗證了大量小圓柱電池用於長續航純電車的可行性。
按照計算,特斯拉造出一輛原型跑車大概需要700萬美元,但作為世界上第一輛純電跑車,投資人並不認可這個“愚蠢的想法”。
特斯拉的10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很快就要燒光了。
10月初,註冊資本金增加到1250萬美元(技術入股),1250萬股,埃伯哈德持股625萬股,塔彭寧持股550萬股,伊恩·賴特及技術團隊持股75萬股。
為特斯拉尋找A輪風投的艾伯哈德,在ACPropulsion總裁湯姆·蓋吉的引見下,馬師克和施特勞貝爾認識了艾伯哈德的特斯拉團隊。
馬師克也對電動跑車專案非常感興趣。
施特勞貝爾從大學期間就在嘗試打造電動車,也同樣對大量串聯上萬塊鋰電池裝車有著構想,太陽能汽車專案團隊也在嘗試製造一款鋰電池電動車。
10月中旬,特斯拉為籌措研發資金,公開發布A輪風投,這次風投一共募集資金1880萬美元,其中馬師克注資750萬美元,條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長,並擁有公司所有事務的最終決定權。
馬丁·艾伯哈德擔任公司CEO。
馬克·塔彭寧擔任執行副總裁,伊恩·賴特擔任副總裁。
馬師克也拉入了他投資的另一家計劃用鋰電池製造電動車的創始人JB施特勞貝爾及其團隊加入特斯拉。
施特勞貝爾擔任特斯拉公司CTO。
賴特的技術團隊和施特勞貝爾的技術團隊合在一起,惺惺相惜,特斯拉的技術團隊實力大增。
悟空天使投資基金投資500萬美元,KKR投資180萬美元,摩根士丹利投資120萬美元,高盛集團投資100萬元……
特斯拉註冊資本金增加到3130萬美元,總股本增加到3130萬股。
馬師克持股750萬股,佔股2396,第一大股東;埃伯哈德持股625萬股,佔股1997,第二大股東;塔彭寧持股550萬股,佔股1757,第三大股東;悟空天使投資基金持股500萬股,佔股1597,第四大股東;KKR持股180萬股,佔股575,第五大股東;摩根士丹利持股120萬股,佔股383,第六大股東;高盛集團持股100萬股,佔股319,並列第七大股東;SDLVentures持股100萬股,佔股319,並列第七大股東;CompassTecogyPartners持股80萬股,佔股256,第八大股東;伊恩·賴特及團隊持股75萬美元,佔股240,第九大股東;施特勞貝爾及團隊持股50萬股,佔股160,第十大股東。
賬上有了1880萬美元的研發資金,艾伯哈德已經不滿足於TZero鋰電版跑車的開發,簡單的電動車續航里程的增加已經不是研發重點,艾伯哈德宣稱要不惜一切成本打造“更漂亮、更有吸引力”的高階電動超跑,並最終選擇了蓮花汽車的跑車Elise作為開發基礎。
馬師特同意了。
“吳晶、張躍,你們已經開了幾天電動車,同家裡的大眾車相比,有哪些優缺點?”
孫健是個大忙人,常年在國內外跑,一旦回到家,孫家別墅熱鬧非凡。
一大家裡人坐在一起吃飯,孫棟、孫梁、孫純、劉志和孫佳一邊吃飯,一邊豎起耳朵,聽爸爸(大伯)和大人們談話,孫父孫母劉父劉母喜笑顏開,劉悅和畢曉雲也是笑嘻嘻的。
“大哥,開了電動車,我們都不喜歡開大眾車了!優點就是漂亮,加速快,沒有聲音,車內沒有一點汽油味,還節約錢;缺點就是啟動太快,有些不適應。”
吳晶面帶笑容。
下班後,她和張躍在家裡停好車,跑到孫家幫助做飯,大哥從京城回來了,在單位見過。
到年底了,事務繁忙,孫順和劉鋼分別到贛省和皖省檢查工作去了。
吳晶、張躍和兒子一般不開火,早餐和中餐都吃單位食堂,晚上在孫家吃飯,幫助收拾碗筷,再帶兒子回自己的小家。
劉悅乘坐畢曉雲的電動車回到家,孫家開飯。
“大哥,監察部的年輕人都喜歡這款電動車,不僅有面子,還能節約錢,但認為這款車還是太貴了,要是公司能生產一款15萬元以下的電動車,買的人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