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液晶面板下跌週期來臨,液晶面板供大於求,價格暴跌,公司虧損,為了生存下去,只能降價、減產和降低成本,全行業裁員不可避免,精工集團液晶顯示公司的日本研究人員和普通員工也逃不脫被裁員的命運,不願意加入tslc,只能另謀出路或失業,補償費都沒有。
日本液晶面板行業人才濟濟,內卷很嚴重,大多數研究人員和普通員工沒有選擇!
同精工集團液晶顯示公司合資,除了現成的生產線和生產技術外,還有成熟的研究團隊和技師。
培養一名液晶面板生產線上的合格員工,一名高中畢業生需要半年的培訓,成長為初級技師,起碼需要二年。
日本企業制度採用年工制,內部就像學徒似的,嚴格服從,技術流不走,敬業精神聞名於世,孫健用激勵機制籠絡日本高階研究人員和高階技師,其他研究人員和技師就留了下來。
老闆同員工之間最牢靠的的關係是利益。
重生後的孫健隨著財富和身份地位的變化,心態大變,招聘的員工中,美國人、日本人、印度人、韓國人、德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等比比皆是,公司不養廢物和懶漢,按照貢獻大小,一視同仁。
液晶顯示器主要由ito導電玻璃、液晶、偏光片、封接材料(邊框膠、導電膠、取向層、襯墊料等組成。
液晶顯示器製造工藝流程就是這些材料的加工和組合過程,tnlcd製造過程有二十多道工序,stnlcd有三十多道工序,tftlcd有四十多道工序,這些工序又可分為ito圖形刻蝕(光刻、取向排列、空盒製作、液晶灌注和成品檢測與包裝等五個階段。
ito圖形刻蝕(光刻包括ito玻璃的投入、玻璃的清晰與乾燥、塗光刻膠、前烘、曝光、顯影、堅膜、刻蝕、去膜、清潔乾燥等十個步驟。
ito玻璃、光刻膠、掩膜版、光刻機、刻蝕機……
液晶顯示器的生產工藝技術複雜,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對生產裝置和員工的要求極高。
seaj會員是競爭合作關係,在大是大非面前,一致對外。
“木村院長,我控股了gca和bsec,能生產世界最先進的光刻機和刻蝕機,光刻膠和掩膜版也有保障,我會想辦法解決第二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和液晶顯示器生產所需要配備的ito玻璃、光刻膠、掩膜版、光刻機和刻蝕機,在搬家之前,曙光精工液晶顯示(東京)研究所要是能夠研究成功第二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技術,我本人獎勵研究所100萬美元,其中30萬美元獎給木村院長。”
去年底成立的wsec,引進了一條夏普公司生產的stnlcd生產線,也是日本公司首次將彩色stnlcd生產線轉移到內地,被稱為國內最先進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八五”重點專案,普通人不知道,這條生產線是夏普公司淘汰落後的液晶面板生產線。
國內液晶面板技術比日本差四代,任重道遠,從頭開始也趕不上,引進消化吸收也只能自我安慰,唯一的辦法就是直接收購對方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和技術專利。
前世,京東方就是投入3億5000萬美元直接收購韓國現代集團下屬hydis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和技術專利起步的。
對液晶面板產業衰退週期和發展方向的判斷,二世為人的孫健稱第二,全球沒有專家敢稱第一。
不是盲目自大,信口開河。
為了進入半導體產業和液晶面板產業,孫健不知不覺佈局近八年。
當今全球最大的光學玻璃公司、sczeiss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很少人知道,孫健透過tic還持有carlzeiss集團24.38%的股份,第二大股東;透過紐約證券市場,atic購買了1756萬股g的股票,佔股9.2%,第二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