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一百七十五元相當於前世的一萬多元!
江城一個工人拿六十元工資可以養活一家四口!
孫健的月工資從衛校畢業時的五十八元,到他穿越前,月收入增加了近六百倍,一般人增加百倍左右。
這個時期喝一碗茶只要一分錢,前世要一元錢。
但這個時期的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官方牌價是一比三點五,黑市價是一比六、七,孫健穿越前那天的市場價是一比六點七五!
三十五年過去,是人民幣貶值?還是美元貶值?
孫父晚年經常給孫健算一筆賬,以前一個月的工資是五十元,一百斤谷賣十元,一個月的工資只能買五百斤谷,如今一百斤谷賣一百元,五千多元的退休金能買五千多斤谷。
老百姓以糧價計算收入增長的,以孫父樸素的演算法,得出結論,現在的生活越過越好,感謝政府經常給他們這些退休工人增加養老金。
孫父孫母也享受了一套江鋼的福利房,後來被開發商拆遷,加上自己又出了十二萬多元,換了一套八十七平的商品房,孫健穿越前,父親住的房子市價近二百萬元!
孫母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孫家是雙職工,江鋼效益好,如今夫妻倆一個月的收入有近一百八十元,大兒子不久也要上班拿工資,在任何方面都沒有落在人家的後面。
孫父孫母不會跟不認識的有錢人比,只跟周圍同等條件的鄰居比,不比別人差,心裡踏實。
大兒子週末回來,家裡買肉,月底還煨湯!
“媽,鋼城百貨大樓有沒有荷花牌雙缸洗衣機賣?”
“有,媽和王阿姨上個月就看了,好是好,就是太貴了,要四百多塊。”
如今國產家用電器不用票了,只要有錢,敞開供應。
“媽,等兒子攢夠了錢,就給家裡買一臺,免得每次要一件件擰乾!”
“健健,花那個冤枉錢做什麼?自己存著以後娶媳婦!這臺,媽起碼要用十年!”
孫健看來要給母親買一臺四百多塊錢的雙缸洗衣機都要動腦筋,何況價格一千多元的全自動洗衣機?就是買回來,舊的洗衣機往哪裡放?送給別人?二人近一個半月的工資,孫母會心疼!
母子倆用洗衣服的水將家裡的地板拖了一遍,孫健將開水灌進開水瓶,又將鼓子端到爐子上,稀飯煮開,又端下來,幫母親將清洗了二遍的衣服擰乾,堆在二個臉盆內,端到樓下院子裡,母子倆用衣架和木夾子夾好,掛在鐵絲上。
紅房子的採光和透風不好,設計的內陽臺,平時和下雨下雪就晾曬在裡面,週日,大家洗的衣服和被子床單都曬在院子裡,整個院子掛滿萬國旗,早起誰先用,起來晚的,只好自己拿出繩子,在樹幹之間繫上,晾曬衣服,習以為常,不會為了佔位置而扯皮拉筋,要是碰到下雨,家裡沒人,鄰居會幫忙收回去。
遠親不如近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