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為人的孫健哪能不知道外觀設計專利的價值?前世蘋果公司申請的手機圓角矩形設計專利,據說賺了百億美元的外觀設計專利費!
等曙光牌手機研究成功後,孫健提前拿出圓角矩形設計,覆蓋手機和ipad等電子產品,率先在國內、日本、美國和歐盟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國內的保護期只有十年,美國十四年,日本十五年,德國可以延長到二十五年。
葉銘新和朱志傑第二天帶來十個人,除了孫國明、李淑、秦宗國、郭宇成、葉銘德和葉津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兩人又新找了四名退休的教授和專家。
任義重、六十一歲,郵電工業公司的退休工程師,葉銘德的同事,加入他負責SG1000的話路系統。
邢薇,五十六歲,復大無線電學院退休教授,李淑的老同學,加入她負責的控制系統。
龔開渙,六十二歲,滬海工學院無線電專業前實驗室主任,孫國明的老同學,加入他負責電源部分。
鄧國強,六十一歲,復大退休教授,郭宇成的同事,加入他負責的話路系統。
李惠中、章四明和宋勇過兩天也加入SG1000專案組。
十五人的專案組,一群相關專業的退休教授和專家,一年內研製成功葉銘新設計和研製了五年的SD1000數字程控交換機,應該沒有問題。
孫健放心了,可以安心的回去上學了。
退一萬步說,就是三年沒有研製出來,透過他(她)們的同事朋友學生,朱志傑和葉銘新只要能帶出一支研製數字程控交換機的精幹隊伍,五百萬元的鉅額投資也沒有白費。
國人一個人是條龍,一群人是條蟲,團隊的領導舉足輕重。
門市部二樓和三樓的行政辦公室昨天已經被騰空,作為SG1000數字程控交換機專案組的研發用房,電工和水工師傅正在按照葉銘新和朱志傑的專案實驗室規劃,重新走管線,簡單粉刷一下。
行政辦公室被搬到一樓門市部,集體辦公。
六十五天後,研究所大樓完工,一樓暫時作為辦公樓,二到六層作為研究所大樓,設立數字程控交換機實驗室、尋呼機實驗室、行動電話實驗室和通訊半導體實驗室。
等綜合樓完工後,行政辦公室搬到綜合樓,辦公條件將大為改善,開始建設職工宿舍,三層樓的廠房暫時不動,遲早要遷往浦東,數字程控交換機生產線設在鵬城特區科技工業園內。
這塊地作為滬海淘寶電器公司總部、滬海淘寶電器商場、滬海曙光通訊技術研發中心和生活中心。
承諾五年內給原曙光無電廠職工一套住房,明年土地公開容許有償出租,土地拍賣將在國內大城市開始,有錢就能拍到使用期四十年的住宅用地,三年後,浦東開發,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會在浦東開發區申請或競拍一大塊土地作為電話尋呼機的廠區和生活區。
五年的時間對重生者來說,公司的發展天翻地覆!
孫健上午一個電話,滬海電子計算機廠的廠長趙興耀立馬派人送過來八臺東海牌286電腦,二萬五千元一臺的批發價(沒有安裝Peng Hanka1.0),還贈送了八套實木的電腦桌椅,相互照顧生意。
人事部主管秦雨虹帶人買回三臺印表機,SG1000專案組一臺,人事部一臺,財務部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