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村太郎在孫總一行人的陪同下參觀了四間臨時生產車間和質檢室,看見員工們正在聚精會神的生產鯤鵬漢卡1.0,四位員工認真的用儀器檢測每塊漢卡。
江城鯤鵬軟體公司的總人數達到一百五十七人,重新組建了生產部、質檢部、材料部、封裝部和銷售部。
副經理韓少傑兼任生產部部長,張志明、周大明、魯愛國和李祖雲分別擔任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車間主任。
張耀華擔任質檢部部長,李承厚、陳紅梅和宋麗娟加入質檢部。
李惠中擔任材料部部長,透過郭大軍從無線電四廠招聘的材料員錢茂祥、陳全龍和楊建久加入材料部。
朱儁秀擔任封裝部部長,黃曉靜和張小雯加入封裝部,新招聘的高中生王巧玲和沈翠英負責接待和複製鯤鵬列印通用驅動1.0和鯤鵬拼音輸入法1.0。
韓玉寶擔任銷售部部長,錢大年和楊章年加入銷售部。
鯤鵬漢卡1.0採用流水線生產,透過劉興斌和彭長順等八個退休技師一個多月的摸索,八個人一個班組的效率最高。
一共分了十六個班組,每個車間有四個班組,每個班組設立一位主管,基本工資八十元,新招聘的技術工人郭大軍、範天明、謝同州、龍政策、寧常華、餘麗娟、程雲飛、歐陽濤和退休技師劉興斌、彭長順、鄒孝先、王明志、胡秀峰、傅開慧、鄭德潤、王金安擔任主管(退休技師還是享受一百元的基本工資)。
一行人回到會客室,中村太郎訂購了二萬塊鯤鵬漢卡1.0,雙方簽訂正式合同,其中一萬塊用美元支付,八八年六月三十一日前完成合同,交付定金支票。
“孫總,東芝記憶體的質量和價格在歐美市場上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中村太郎向孫健介紹東芝記憶體,他預測鯤鵬漢卡1.0的國內外訂單不下十五萬塊,用的是IBM記憶體。
“中村太郎先生,貴公司去年的半導體銷量世界第一,貴公司也是世界第二大DRAM生產廠商,技術實力雄厚,我相信東芝記憶體的質量,公司要是訂購五萬塊東芝1MB記憶體,用人民幣結賬,貴公司的優惠價是多少?”
孫健雖然從心裡不喜歡日本人,但佩服這個民族的憂患意識、團隊精神和愛崗敬業,創造力雖然不如國人,但日本人做事精益求精,一億多人口資源貧乏的島國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有許多方面值得國人借鑑和學習。
七六年,日本政府啟動了“DRAM製法革新”國家專案,由日本政府出資三百二十億日元,東芝、NEC、日立、三菱和富士通五大公司聯合籌資四百億日元,總計投入七百二十億日元(二點三六億美元作為半導體開發基金,由日本電子綜合研究所和計算機綜合研究所牽頭,設立國家性科研機構VLSI技術研究所,全力科研攻關,積累後發優勢。
當時,半導體儲存器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而這個市場上大型機的儲存又佔據主導,日本憑藉技術突破,產品穩定性高,生產良率高,導致日本生產的DRAM物美價廉,在全球市場份額迅速提升。
八十年代後,美國的戰略中心主要集中在美蘇爭霸,美國的半導體大量應用在軍用領域,而民用領域基本讓位給日本,客觀上給了日本半導體技術快速發展的契機。
日本高科技出口已經超過進口,日本廠家生產的計算機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由八零年的百分之一增加到八四年的百分之七點二,電子元器件由百分之三點二上升到百分之七點二,與此同時,機器人、積體電路、光纖通訊、鐳射、陶瓷材料等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