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健,一包四角五分錢,街上沒有人買得起。”
“五姐,別的店裡有沒有賣的?”
“健健,有的話也只有一、二包!”
“五姐,一條白沙怎麼賣?”
“健健,一條二角四分錢!”
這個時代的白沙就相當於江城的游泳,是湘南賣得最廣的香菸,前世從五元到一百元一包的品種都有賣的。
“五姐,店裡有沒有五條?”
“健健,店裡只有二條!”
“麻煩五姐拿錢到對面的副食店再買三條回來,記到賬上!”
“好的,健健!”
這個時期的臨河鄉還沒有路燈,只能藉助於沿街兩旁商店和住房窗戶上散發出來的昏暗燈光走路。
從街道向右轉彎,前面是一座石拱橋,寒風颼颼,漆黑一片,好在景芳拿著手電筒。
“景芳,小么如今不住在這裡了?”
右轉彎的對面三間磚瓦房就是小么孫章蓮結婚後住的地方,孫父的五叔有一個兒子和五個姑娘,高中畢業生孫章蓮被當時的青鶴公社選派到澧縣衛校學過三個月的醫學知識,回來後擔任赤腳醫生,後來到臨河鄉衛生院擔任護士,她只比孫健大七、八歲,小時候回鄉探家,她總是給他在街上買點東西吃,人不僅漂亮,還很大方,孫健對這個小么非常有好感。
前世,他帶著孫父孫母開車回鄉探親,她夫妻倆都會從澧水縣跑到臨澧村來接孫父孫母去做客,待人接物大方。
“健健哥,小么重新結婚後,帶著彭峰搬到澧水縣稅務局宿舍去住了!”
愛屋及烏,孫健對小么的前任丈夫彭家新也有好感,他也是高中畢業生,心靈手巧,打一手好傢俱,在臨河鄉稱為彭木匠,能在街尾蓋起三間磚瓦房就是能力的證明,但兩人終因感情不和離了婚,彭家新將房子都給了母子倆,自己搬回老家去住,後來也結了婚。
彭峰是小么的獨子,前世當兵回來,就在這裡結了婚,那時這三間房磚瓦房變成了二層樓,樓下作為商店,樓上居家。
彭家新是二姑爹彭家才的叔伯弟弟,二姑做的媒。
在青鶴鎮隨便碰到三個人,就有可能沾親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