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洋,你對於老子,莊子怎麼看”
“歷史上那個老莊?”
“就是他們”
劉老道臉色有些怪異,隨即提出了一個很常識性的問題問我,老子和莊子的大名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吧,畢竟這是義務教育階段都必須瞭解的人物。
而道門更是尊崇這兩人,給予他們極高的歷史地位,老子更是被奉為始祖和聖人,講起他們,我當然是頭頭是道,如果這個都說不清楚,那我還修個屁的道啊,別出來丟人了。
“我不是問這個,我問的是他們的哲學思想,就是你在學校裡學的那一套”
“你說的是老子那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小國寡民的治國思想?和那凌塵子有關?”
我想了想之後回答,這個答案我倒是有些記不清了,我只記得當初教我的歷史老師對於這一治國思想是比較鄙視的,認為老子的思想太過避世,只符合小國寡民的情況。
而現實之中,從戰國時代大一統的思想就已經出現了,等到了秦漢之後,大國統一更是歷代有為君主的畢生功業,所以老子的思想被認為不符合時代的,唯有儒家入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正道。
而歷史也真是如此選擇的,所以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老莊思想就沒有市場了,全都是儒家的天下,唯有在道門之中還保留著老莊的主張。
“沒錯,說來也搞笑,那個凌塵子就是老莊思想的堅定支持者,所以當年他受到了無盡的嘲笑,一些行為也被現實打臉,不過仔細想來,他這麼想也未必沒有一點道理。
當年,也就是凌塵子還沒修行的時候,是風雲激盪的時代,你沒有經歷過那種年代,不知道當時的思想有多混亂,多種思想激烈傾軋著,那可不是百家爭鳴的局面,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模式,無數人在此期間碰了個頭破血流。
心態好的,自然是可以迅速改變自己的思想,符合時代潮流,可也有不少思想頑固迂腐之人,堅定之後就再也不肯改變,這凌塵子就是其中之一,按他的理解,當年國家困苦,社會激盪,風氣迅速惡化,就是主政思想不對,所以他一度想要從政,改變這種思想。
當然,現實狠狠的打臉了,所以他才投入到了終南山長春觀門下,受到點化,倒是此人在修行上頗有天分,幾年時間就脫穎而出,不過他的思想主張依舊是沒有變化,反倒是想用術法改變一些人的看法。
此舉犯了道門大忌,甚至一度被人誤以為邪道妖人,已經驚動了當年的公安部門,要捉拿此人,最後還是長春觀出馬保下了他,罰他面壁思過三年,後來聽說他不服門派管教,被門派除名,之後就再無訊息,江湖有人稱他因為在俗世屢屢碰壁,所以在終南山隱修了”
劉老道將那一段歷史細細說來,其實他跟那個凌塵子也不認識,也許打過照面,但並不熟悉,之所以會知道這些,完全是因為江湖傳言而已。
畢竟那個年代,大家所想的都是如何超英趕美,有一個提出老莊思想的人實在是奇葩,又因為是道門中人,所以就被當成了笑料傳播,上了年紀的人應該不少人都聽過。
“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應該是那凌塵子的思想了,換句話說,就是不可實現的烏托邦,老頭,你說,他現在還在堅持麼,跟他搞這個組織有什麼關係,難不成他覺得用這一群為非作歹的通緝犯就能實現了?”
“這你還真是問錯人了,人一過萬,形形*,每個人的經歷,思想,大不相同,我哪裡知道他腦子裡想什麼”
“說的也對,十幾億人,出現一些奇葩和神經病也是百分百的事情,不過不管他經歷過什麼,他現在就是邪道,是所有人的敵人,所以必須要幹他,老頭,有沒有渠道能夠找到他”
“你自己犯殺頭的罪,會讓人知道蹤跡嗎”
“哎哎哎,你懟我做什麼啊,我這不是問一問嘛,那凌塵子都找上雲宣了,卻不找你,這是在看不起你呢”
“小兔崽子,笑話我是不是,老子當年要是不隱退,現在也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哈哈,沒沒沒,哪敢笑話您啊,不過呢,我覺得我再闖出一些名頭來,說不定他還真會找上門對吧”
“做夢吧你,老子當年和他沒有交情,你還是小心雲宣吧,他說的未必是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