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之說罷,已縱身掠到比武場的一端,持劍屹立等候著嶽不群下令。
本來華山派的比武大會也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比試、非要分個高低勝負不可。而是嶽不群用來觀察每一個弟子的武功進展如何,勝負並非重要。
所以當下,嶽不群便隨便點了一名武藝不高的弟子,讓其上去和林平之比試。
那名弟子叫作王忠,年紀二十三,是嶽不群七年前下山除惡的時候遇到的少年英雄。
當時王忠也不過十六歲,卻敢於和當地的惡霸地主叫板,嶽不群十分欣賞其為人,便收入了華山派之中。
但是王忠雖有一腔熱血,武藝卻實在不高,練了七年的功夫也才掌握了“蒼松迎客”“無邊落木”“白虹貫日”“天紳倒懸”這四招。
但縱然如此,王忠也已經心滿意足,覺得十分受用了。
畢竟華山派的劍法只隨便學的一招就已經超越尋常武夫數倍了,對於王忠這種本來流落江湖的人,能學到四招華山劍法已經是很大的機緣了。
王忠也上了比武場,對著林平之抱拳道:“林師弟,請。”
林平之也回禮:“王師兄,請。”
兩人各自向對方示意之後,已拔出了手中長劍,相視而立。
王忠自知林平之的武藝大有所長,當下也不再客氣,一招“蒼松迎客”端正無比的迎面刺出,正是朝著林平之的門戶而來。
林平之見王忠的劍招端正萬分,自己也不便用其他的劍招,於是也回了一招“蒼松迎客”,卻是蒼松迎客後面蘊含的第二變招。
只見林平之這一劍自側面而來,雖然自身亦處在了對方的劍光之中,但卻又正好封住了王忠這一劍的劍勢,讓其進退不得。
王忠練這一劍已經有許久,見到自己的劍招被封也並不驚慌,毫不猶豫的接到了下一招“白虹貫日”。
這一招白虹貫日帶著的勁氣又與蒼松迎客的端正不同。
王忠為人正直,使出來的“白虹貫日”威力雖然不濟,但是卻隱隱有著一股華嶽正氣,讓四下觀戰的華山弟子們都不免心中叫好:
“好一招白虹貫日,果然顯出我華山派的凜然正氣!”
嶽不群也是微微點頭讚歎,心裡想道,自己的眼光果然不錯,沒有看錯人。
林平之見王忠的劍招忽地換成了“白虹貫日”,這一劍在精妙之上已經勝過“蒼松迎客”許多,可林平之卻沒有再變招,而是繼續以“蒼松迎客”來對付王忠的“白虹貫日”。
林平之的舉動讓華山眾弟子有些不解,王忠明明已經使出了更為精妙的“白虹貫日”,為何林師弟卻仍然沒有變招?
嶽靈珊也不明白,但是這些日子裡面林平之的進展嶽靈珊都看在眼裡,當下也不著急,只是站在那裡凝視著林平之。
只有嶽不群和嶽夫人對視了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了驚訝。
只聽鐺的一聲清響,王忠的劍和林平之的劍碰撞在了一起。
按理來說,王忠這一招“白虹貫日”本該沿著林平之的劍鋒順勢劃下,再接上“白虹貫日”後面第三個變招封住對方的去路。
一旦對方陷入了這一招“白虹貫日”的後招之中,進不能進、退不能退,那麼則只能棄劍投降了。
然而王忠還未來得及變招,就只覺得手中一陣痠麻瞬間湧了上來,手裡一下脫了力,長劍便脫手摔在了地上。
勝負已分。
林平之立即收劍,抱拳道:“王師兄,得罪了。”
華山派眾弟子都看得呆了,似乎是不明白為什麼林平之能夠以“蒼松迎客”勝過王忠的“白虹貫日”。
唯有少部分武藝較高的弟子和嶽不群、嶽夫人明白其中的奧妙。
原來林平之這一劍正好符合華山派氣宗講究的以氣御劍。
王忠雖然變了更為精妙的劍招,但是林平之的內力卻要遠勝於王忠,兩人的劍碰撞在一起,王忠還未來得及變招就已經被林平之的內力震得虎口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