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種種的疑問,趙遠看到了老人的衣服袖裡好像有什麼東西,好奇心的驅使之下,他把老人袖子裡的東西拿了出來。
那是一卷竹簡,上面記載這一些東西,使用的是古文,看樣子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了,這讓趙遠心裡的疑惑更加嚴重了,迫不及待的開啟了竹簡。
遠處的張遠也急忙湊了過來,和趙遠一起觀看起竹簡,不讓人抓耳撓腮的是他根本就看不懂麼就是趙遠也只是看的一知半解,一面看一面猜測字裡行間的意思。
竹簡是用古文寫成的。
隨著趙遠一邊看一邊對張遠的講解,兩個人對這個神秘老人的身份有了一絲瞭解,這也讓兩個人更加的不可思議,趙遠更是以為自己看錯了呢!
這個人竟然是戰國時期的煉兵大家歐冶子。
歐冶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人,我國鑄劍的鼻祖級的人物,他鑄造的一些列名劍在春秋戰國群雄涿鹿的時代顯示出了無窮的威力,以及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十大名劍其中有八柄是其鑄造或參與其鑄造過程的,曾經深受各國皇帝的追捧,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能讓其為自己開爐煉劍。
在歐冶子鑄造出幾大當世名劍之後,越王允長,也就是越王勾踐的父親命令他尋找稀有金屬,為其鑄造一柄威力能蓋過其它幾柄的寶劍。
得到了命令的歐冶子帶著女兒莫邪到閩、浙一代的名山大川尋找練劍的材料。
這一日行到湛盧山的時候,薪炭易得,礦藏豐富,山泉清冽,適宜淬劍,就結舍於此鑄劍,三年辛苦,終於鑄就了鋒芒蓋世的湛盧之劍,後世人稱之為仁道之劍。
此劍可讓頭髮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名氣甚至只在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的軒轅劍之下,被稱為當世第一名劍。
後代詩人題詩曰:“十年雲臥湛盧下,鬥間瞻氣有雙龍,人間何處問歐冶?歐冶一去幾春秋,湛盧之劍亦悠悠。”湛盧山也因此稱為“天下第一劍山”。
湛盧劍在出爐之時,歐冶子激動的淚流滿面,仰天長嘆,自己終於煉製出了一柄不帶有絲毫殺氣,卻又威力無窮的寶劍。
回去向越王交差之後,歐冶子選擇了金盆洗手,決定從此不再鑄劍,因為他知道自己不能來在煉出來比湛盧劍更好的兵器了。
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塊五金之精,這種材料可是上古時期,天界眾神幫助黃帝煉製軒轅劍的時候剩下的一點材料,不知怎麼流落到了民間。
當歐冶子得到五金之精之後,心裡再次萌發出了要煉製一柄超越湛盧劍的神兵的想法。
歐冶子家裡祖傳了一小塊稀有的礦石,其堅硬的程度超越了當世的任何一種金屬。
根據祖上的記載,這種礦石的強度甚至超越了五金之精,在天界也是稀世珍寶的級別。
只是這一塊太小了,不夠煉製兵器的,歐冶子也一直在尋找可以和它匹配的材料,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也沒有找到合適的。
現在有了五金之精,這塊礦石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歐冶子甚至認為這柄神兵鑄造出來之後威力將會超越軒轅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