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芬克不動聲色,但內心忍不住咒罵,這混蛋的心,跟貝萊德一樣黑。
霍克的話還沒完:“貴方不得干涉推特的日常運營。”
拉里·芬克很清楚,這與拒絕沒什麼區別。
他嘴裡卻說了另外的話:“這些我可以考慮,貝萊德的投資只要求一點,女性員工數量儘可能接近一半。”
“女員工佔比一半?”霍克卻笑了:“這樣,貝萊德先實現這一點,然後堅持兩年時間,推特再跟上,如何?”
拉里·芬克頗為詫異的看著霍克。
從去年制定邊緣人群計劃起,貝萊德和先鋒國際就制定了相應的投資考核,其中一個點就是所謂的自由平等。
而在這一項裡面,女性員工佔比,以及對待同性戀員工的態度,是最重要的評分標準。
絕大部分公司都能接受。
那些急需錢的公司不會跟投資過不去。
霍克說道:“如果貝萊德能做到,推特也可以試試。”
跟其他公司不一樣,貝萊德是一家純粹的投資的公司,最多的崗位就是市場調查員與投資經理等。
這些崗位上面,如果女性佔比達到一半,效果一定出類拔萃。
時間稍微長一點,貝萊德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機率會一路下坡,不可能再有威脅。
這方面兩邊無法達成一致,短暫的交談過後,最終不歡而散。
離開華爾道夫大酒店時,有人向拉里·芬克建議,再一次發動高階商戰。
但拉里·芬克很謹慎,因為他讓人仔細調查過,霍克隨時都帶著保鏢不說,自身能力也很突出。
如果幹不掉霍克,等待貝萊德的不止是一個涉及警政商的強勢家族的報復,還有霍克本人的酷烈手段。
道格拉斯·科斯特就是最好的例子。
霍克這邊,在紐約乘坐的全都是防彈轎車。
回到入住的四季酒店,他讓貝蒂做好準備,一行人準備前往波士頓。
霍克不會直接接觸透過坎波斯僱傭的兩位人才,更不會在扎克伯格眼前露面。
他想要親眼看看,能否透過長時間的努力,還有金錢與女色的誘惑,改變一個人的道路。
拒絕金錢和女色,說起來很容易,但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劍橋城那邊,巴特和內維爾兩個人,也在利用一次次酒局,一次次三人集體狂歡,向扎克伯格施加影響力,讓扎克伯格關於計算機程式的創業思路,不知不覺間跟著霍克擬定的方向轉變。
三人商議好了,這次一起投資。
巴特和內維爾在霍克來紐約之前,就註冊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這家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除了巴特和內維爾兩個小股東之外,控股方是霍克在海外的皮包公司。
巴特和內維爾以新公司的名義,在劍橋城僱傭了十幾個女孩,又仿製了學校的一些吊牌和胸卡,針對哈弗大學、麻省理工和附近的其他學校的女學生們,進行一線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