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慢慢朔雪冷漁翁……”
比起馬丁路德唸的《聖經》,《笠翁對韻》的文章更有一種節奏感和美感:每一句話和下一句話的韻腳都是完全對應的,念起來朗朗上口,更給人一種歌唱一般的享受,讓所有的人都開始擺脫馬丁路德那狂嘯一般的聲音的影響,
趙雨薇一邊戰鬥一邊對著馬丁路德叫罵:“你這黑人唸的東西實在是太難聽了有沒有?看看我們這邊的林靜人長得漂亮聲音又好聽,你那個純粹就是噪音汙染!聽著都難受!”
馬丁路德不為所動,繼續不斷的詠唱著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個瘋子一樣,因為看到了自己的聲音似乎開始被壓制了,就加大了聲音繼續自己的聖詠。
但是很快,大家就發現馬丁路德被穩穩的壓制住了。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馬丁路德聖詠的《聖經》用的是老鷹國的語言。
《聖經》在編寫的時候從來沒人考慮過好讀不好讀:最早的《聖經》版本甚至都不是老鷹國語言而是用拉丁文編寫的,而老鷹國的語言只是拉丁文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念起來雖然也是抑揚頓挫的,但是卻沒有一點美感反而還有些拗口。
而林靜的《笠翁對韻》本來就等於是一首兒歌,在編寫的時候作者李漁就考慮過這是小孩子唸的東西,必須要郎朗上口適合背誦,所以在文書處理上非常的精心,要的就是念起來必須有一種美感。
經過林靜的不斷高聲唸誦,那聲音穩穩的壓制住了馬丁路德的聲音。
而對面的老鷹國的六翼天使們就苦逼了:他們每個人都懂得中文,但是卻沒人懂得《笠翁對韻》是神馬東西,只能聽著卻完全聽不懂!
但是這些人畢竟活了那多年了,也知道中央國是自己這邊永遠的敵人,所以每個人都還是花了不少力氣去學習關於中央國的東西,但是學來學去他們卻發現:中央國的東西實在是太深奧了,自己怕是有兩百年時間都很難學的完全。並且因為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很多東西理解起來非常的困難。
聽著什麼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之類的東西,他們能稍微聽懂似乎是中央國的文化裡面的什麼東西,但是卻又沒辦法完全明白。
但是這幫人怎麼可能覺得自己理解不了?
越是理解不了越要拼命的去想,於是這幫人的腦子不自覺的就有一半都去理解林靜到底在唸什麼東西去了。
而有腦子在想別的,那麼戰鬥的水平自然不斷的開始已下降。
最開始就是喬莎莎哪裡:不斷的有人開始受傷,然後是趙元哪裡也開始出現問題,阿諾德貝爾差點又被給趙元直接捅上一槍!
而馬丁路德這時候已經滿頭大汗神情恍惚了。
在這種純粹的聲音的較量之下,陰氣和陽氣的水平都已經不是最大問題,最大問題是雙方唸的東西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你們那個什麼《聖經》真夠難聽的!還不如我們國家的兒歌呢!就你們這個水平?呵呵!”
白凡的弟子們佔據了優勢,而真正的較量,在半空中展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