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人類現在的超導材料和超級電容,人類有能力把第二座質量炮的質量彈用電磁加速到16.8萬千米。
只是這樣加速度太快了,質量彈的材料在這麼強大的加速過載中,直接就會發生崩潰。
月球上的超大型質量炮那因為環了月球20圈,加速軌道可以持續加速比較長的時間,質量彈承受的加速度沒有這麼大,所以才堪堪把速度提高到19萬千米每秒。
其他的太空質量炮,質量彈的速度提升到1.2萬千米每秒,那就已經是極限了。
“可以的,我們還有32個小時,把核彈和電磁脈衝核彈算上,我們還能有40小時左右的時間。”
張晴急忙說道:“質量炮製造難度並不高,在這幾十個小時內,我們可以對太空質量炮的加速軌道進行延伸。
人類現在的生產力,採用多段製造再拼接的方式,30個小時足夠我們製造出7.3萬千米的質量炮加速軌道了,然後再預留9個小時進行拼接。”
因為技術含量簡單的關係,不考慮長期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先製造出一個大水管,然後用機械快速纏繞線圈就行了。
水管制造生產簡直不要太簡單,纏繞的裝置也不用太高階,一臺簡單裝置一小時纏繞100米沒問題。
至於超導材料,在解析青藍文明戰艦殘骸的材料後,人類現在的超導材料的超導溫度已經提高到零下49°,這一個溫度在太空中連冷卻系統都不需要,直接就能鋪設使用。
“7.3萬千米長度的電磁加速軌道,要怎麼維持拉格朗日點的平衡和供電?”
陸毅提出疑問,既然要碰撞疊加,那這一個質量炮就不能再建造在月亮上,更不能在地球軌道上建造。
這樣在太空中7.3萬千米長度的軌道怎麼維持引力平衡?用發動機進行調節,時間已經不足夠。
還有供電的問題,月亮的質量炮那是環月亮20圈,83座大型核聚變可以直接進行多圈分段式供電。
“我們可以直接使用星艦作為平臺,用星艦作為供電!”
張晴提出一個可行建議,星艦足以在太空中作為質量炮的平臺,也可以為質量炮進行供電。
“7.3萬千米的加速軌道,現有的質量彈最高只能加速到10.3萬千米每秒左右,這個速度還不夠。”
陸毅再次提出一個目前幾乎無法解決的困難點。
要想更高的速度,要麼延長加速軌道延長加速時間,要麼就是提高質量彈強度,使其能承受更高的加速度。
現在7.3萬千米這幾乎是人類目前能夠達到的極限軌道長度,就算再壓榨生產力,最高也不會超過7.6萬千米。
而提升質量彈的材料強度,短時間內也不可能。
現在的質量彈,是人類解析青藍文明戰艦殘骸的材料後,強度最高的導電材料。
這個材料的強度雖然還比不上核子材料,可核子材料是不導電的,所以現在質量炮的加速,就已經是人類短時間內的質量彈加速度極限。
“這個......”
張晴陷入了沉默,指揮中心內,一雙雙綻放出希望光芒的眼神也是重新暗淡下來。
“老闆,核子材料,用核子材料!我們可以用青藍文明戰艦殘骸中的核子材料!”
之前參與過青藍文明殘骸材料研究的胡楓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站起來神情有些狂喜的喊道。
核子材料?不導電的核子材料,怎麼使用電磁加速?而且人類也還沒有掌握核子材料技術,不具備製造加工核子材料的基礎。
所有人都愣了下,看著神情狂喜的胡楓,就像在看一個失心瘋病人。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