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陸毅從對方發動機排廢氣的元素光譜中確定對方情況的原因,因為在核聚變發動機的排廢氣中根本不會出現氧元素的光譜,同時液氦儲存條件更苛刻,一般也不會作為常規推進劑。
這樣結合對方那如同拉稀般的加速行為,這個氧元素最大的可能是從太空稀薄的水分中獲取到的,其中的氦排放有可能是核聚變的排廢氣,也有可能從太空中收集到的。
同時對方的核聚變技術程度,這也可以從排廢氣的資訊中得知。
氘氚聚變也即是DT聚變的產物是氦,氘氘聚變也即是DD聚變的產物是氫,氦聚變的產物是碳,而對方排廢氣中不存在碳,那麼就只能是DT聚變或者DD聚變。
“加緊跟蹤。”
把手中的報告交給老蘇,陸毅嚴肅道:“對方在接近,我們掃描捕捉到對方蹤跡的把握就更大,同時對方也更可能表現出一些有價值的資訊。”
......
遙遠的柯伊伯帶外,在這裡,太陽就如同數十米外的螢火蟲顯得萬分暗淡。
在這漆黑的星空中,一艘殘破不堪表面還有融化再凝固痕跡的戰艦正在高速航行,隔一段時間戰艦主發動機就會噴射出等離子體光束,產生的強大反衝力會讓戰艦的航行速度再提高一截。
“藍光,距離進入這個星系核心區還有多遠?”
長得如同八爪魚般的生物在青藍色的透明液體中吞吐著氣泡,向戰艦的智慧系統發出詢問的電磁波。
“艦長,還有96億千米。”
“我記得我們剩下的深空探測模組的有效探測距離是80億千米吧,戰艦的速度還能再加快嗎?我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艦長揮舞著觸手,從肢體語言中可以看出他心情已經有些著急,就如同等待心愛的女孩時,心中的期盼快要溢滿而出的那種感覺。
“艦長,我們的物質採集器只修復了一部分,只能間斷的進行加速。”
藍光回了一句,原本戰艦的保留下來的推進劑只能夠加速到560千米每秒,花費兩年多的時間進入太陽系,
不過隨越靠近太陽系,星空中的物質密度開始提高,透過修復好的物質採集器邊航行變收集氫氣、氦氣以及水作為推進劑使用,所以戰艦的速度才能提高到980千米。
越靠近太陽系,這一個加速會越來越快,因為雖然物質更密集會對戰艦的速度造成阻礙影響。
不過太陽引力的逐漸加大,引力加速效應和核聚變反應堆這個多餘的能量輸出,戰艦獲取到的能量會比被物質阻擋消耗的能量更大。
“這樣到了可以開啟深空探測模組再通知我。”艦長沉默了一會兒,繼續沉入水底開始休憩。
和人類現在在地面上,月球上,太空中裝備大型探測陣列,對這艘戰艦進行持續性跟蹤不同。
戰艦的體型和空間,決定了註定不可能採用這個陣列探測的方式,如果不能透過大型陣列集合探測,那單憑一個模組或者三五個模組,在這麼要遙遠的距離上獲取到的資訊精度很低。
所以青藍文明的戰艦要想獲知太陽系的情況,要麼就是進入到內星系圈,近距離探測收集資訊,要麼就是採用超大功率主動模組發射探測波,然後收集分析反射波的情況。
青藍文明的戰艦的深空探測模組就是這樣的主動探測技術,並且還是屬於電磁波範疇,就如同人類的雷達,只是這個雷達的功率、探測進度、包括採用的技術細節都不一樣。
15天后,這期間又加速了幾次把速度提高到1086千米每秒的藍光戰艦,終於達到了深空探測的80億千米範圍。
“艦長,現在開啟探測的話,這個星系內的文明就能直接發現我們了。”張建磊一名艦員加西亞有些猶豫地說了一聲。
“就是要讓他們發現!”
艦長揮舞著觸腕,冷靜地說道:“記住,我們是和平使者,是來交流的,不是來戰爭的,你偷偷摸摸的進入人家的文明範圍,那還怎麼和平交流?
加里斯,檢查深空探測系統是否有問題。”
“艦長,探測系統沒問題。”數分鐘後,另一名艦員加里斯確定後回覆。
“藍光,加大反應堆功率,開啟探測!”艦長緊接著下令道。
指令下達,智慧系統藍光開始加大戰艦核聚變反應堆的功率,澎湃的能量不斷的湧現探測系統的超級電容組......
將近10分鐘的蓄能,超級電容蓄儲的能量達到了峰值,隨後閥門開啟,超過億千瓦時的能量湧現了深空探測的發射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