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國主導,聯合米國等多個國家進行的可控核聚變示範堆專案,在陸毅陸總工程師的帶領下今天順利完成了點火發電試驗,能量轉換效率高達百分之41.6,遠超一般的火力發電站和常規裂變反應堆。
在這個專案中,我們一共攻克完成了超導材料的突破,第一內壁材料的突破,鋰中子回收......”
晚上全世界收視率最高的新聞聯播中,針對今天示範堆點火試驗的足足給了長達5分鐘以上的專題報告,同時其他國家的各大媒體也開始釋出了專題報道。
瘋狂的宣傳資源下,不單可控核聚變正式突破的訊息傳遍了世界,陸毅的個人名聲也是完成了由國內到全世界傳播的跨越。
那閉上眼睛按下啟動按鈕的一幕,嚴肅帥氣的側臉也讓無數小姐姐們心虛澎湃。
不怕別人長的你比帥,就怕別人比你帥的同時還比你有錢,更比你有才,成就也把你吊打十條街。
“圍脖炸了!什麼破伺服器!”
今晚周穎也沒有在實驗室,和李雅珊她們聚在客廳看著新聞聯播刷著圍脖。
在新聞聯播可控核聚變訊息播放出來沒兩分鐘,正愉快刷著圍脖的抖M少女突然發現圍脖介面無法載入,伺服器炸了!
做為主角之一,被各種私信和艾特卡的連手機都不能動的張晴無奈放下手機,跟李雅珊和林夢相視一眼,幾人把目光看向靠在陽臺上沉思的陸毅。
張晴走到陽臺,說道:“剛王院長打電話過來,問那個通告釋出會大概什麼時候,他們好提前做好準備。”
“3天后吧,這兩天示範堆正在調整,確定達到設計功率才好正式宣佈商業化應用成功。”
陸毅搖搖頭,今天的試驗氘氚元素雖然不是mg級,但也不過只用了5g進行試驗性點火發電。
在未來兩天示範堆會陸續進行調整,並逐步加大聚變的能量密度,一直提高到設計的32000MW功率那才算正式成功。
“還在想地球散熱的問題?”
張晴跟李雅珊和林夢悄悄比了個手勢,示意沒問題後又接著詢問。
看到張晴的手勢李雅珊林夢幾人也走了出來,剛才看到陸毅一直在陽臺以為是今天的事情造成了情緒影響,所以才有了張晴先出來詢問的情況。
畢竟涉及到地球散熱的問題,幾人當中也就只有研究過空間站散熱問題的她能跟陸毅聊一下。
“沒有。”
陸毅看了出來的李雅珊幾人一眼,笑道:“我在想費米在50年代提出來的那個悖論。”
“外星人的那個......他們都在哪兒?”
李雅珊出言問道,學物理的對這個有名的悖論都會有一定的瞭解。
“是啊,以前我一直在想,他們不是不存在,而是除了少部分幸運兒外,其餘全都困死在星球了。
不過當時我想到的只是能源的原因,因為這確實是一個能把大多數文明困死在星球的難題。”
陸毅感慨一聲,伸出手比劃分析道:“文明能利用的能量從物理層面去劃分,改變分子層面結構的化學能,改變原子層面結構核能,以及還處在幻想中崩碎強子的物質崩解,或者更高一級的時空能。
化學能質能效率太低,推進劑質量和有效載荷質量比太差,它作為低空航天可以,深空航行或者星際航行都不行。
核能的話,裂變簡單,不過裂變元素的稀少性,超過質量界限會自發生鏈系反應的危險性等弊端也讓裂變能不適合太空航行。
物質崩解和時空能這更不用想了,所以想來想去能讓文明擺脫星球束縛走向星空的就只有核聚變。
聚變元素全宇宙含量極高,儲存提純也容易,質能效率也比裂變重元素高。
但可控核聚變涉及到的難題和問題有多艱難大家也有體會,說句實話,要是等離子體湍流模型不突破,無法最佳化控制方案,那就算再過數百年也無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