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點半過,上京國際機場的航班起飛和降落的次數也明顯下降,陸毅的專機終於不用插隊了,直接就有空餘跑道安排起飛。
“給,吃個宵夜自個兒找個地方睡一覺,要凌晨兩點多才會到羊城。”
飛機起飛階段的轟鳴聲和顛簸過去後,陸毅拿出航空公司提前更換備好的航空便當遞給衛鴻一份,隨後又各自給張晴和林夢拿了份,並泡了3杯濃咖啡。
他之前在北航說的核聚變示範堆專案那邊發來緊急問題並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有此事,不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上京到羊城的旅途中應該就能處理完。
衛鴻,也就是剛才在北航的那個青年,聞著空氣中濃咖啡的味道,看到陸毅幾人開啟筆記本快速分工,一邊吃飯一邊處理問題的樣子,又低頭看了看手中味道不算很好的航空便當,發愣問道:“陸總工,你們這是準備熬夜通宵?”
“專案有緊急問題要先處理,你睡不著可以先做航天發動機的專案規劃,過幾天會有一批研究員分配到你手下。
專案研究上的事情歸你全面負責,你需要把控整個專案的方向和進度,給手下研究員分配劃分任務。
行政和生活上面的事情,會有專門的團隊幫你們處理,有什麼問題到時提上來就行。”
陸毅沒有理會衛鴻的發愣,簡單把接下來他要做的事情說了下。
實驗室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運轉制度,簡單說實驗室的核心就是科研,這群研究員們只需要安心做研究即可,其他事情徐瑩那邊率領的團隊都會幫忙處理。
“實驗室有專業的材料研究嗎?”
畢竟是96.8潛力的妖孽,衛鴻聽到陸毅的話也是快速進入狀態,詢問道:“這個航天發動機不需要燃料推進劑,可對推進工質的熱膨脹係數有要求,還有噴嘴材料也有比較高的要求。”
“有一個頂級的材料實驗室,明天我把胡楓介紹給你認識,涉及到材料的問題你們自己去探討。”
陸毅笑了笑,在實驗室定位中材料實驗室就是屬於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
材料,本身就是為工業為科技服務的,對這個發動機需要的高熱膨脹係數的介質,陸毅也並不擔心。
氣體的膨脹和溫度的高低成正比,以比較容易獲取的氫氣為例,氫氣的體積膨脹係數是3.66×10^3,也就是說當溫度變化1攝氏度,它的體積就會發生千分之3.66的變化。
只要核聚變反應堆的功率和能量密度足夠高,單位時間內排放的溫度高達億攝氏度的廢氣量比較大,那液氫的溫度將會被瞬時間提升到一個很高的程度,體積在瞬時間發生巨大膨脹,從而產生恐怖的膨脹壓力。
當這部分膨脹壓力作用到發動機噴嘴的錐形或者鐘形內壁上後,壓力轉換成推力,溫度就會發生下降,這就是整個做功過程。
缺少超算的精準模擬運算,在來機場的路上,陸毅和林夢就在紙筆上大概分析了下。
一臺現在在建示範堆十分之一功率的小型聚變堆,配合液氫做為膨脹推進工質,推進工質的消耗跟火箭發動機的燃料消耗相比,足足下降了64倍到69倍之間。
原先的胖五,需要消耗超500噸以上的推進燃料才能把10噸的物質送上地球同步軌道,換成這種發動機那還不用8噸。
當然,更低的推進工質消耗也意味了單份推進工質輸出的功率要更高,這對材料產生的壓力也會更大,這才是接下來這個專案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