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武廟之中見到關羽的時候,卻將一個剛剛生出香火神軀的武將,直接嚇得險些神軀潰散.此人不是旁人,正是當年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的呂蒙。
若非一旁的周瑜與陸遜一同出手,恐怕就這一瞬間,就要就此消散了。
而望著幫助自己穩定神軀的兩位同僚,香火呂蒙也是欲哭無淚,心說:你們還不如讓我死了更乾脆。
周瑜因為死得早,並不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兒,陸遜雖然心知肚明,但他出手當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畢竟是他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讓當年為關羽報仇的劉皇叔幾乎全軍覆沒.這個時候,能擋在自己的前面,恐怕也就只有這個當年膽敢斬下關羽首級的吳下阿蒙了。
想要揚名立萬,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做的。
當年若非是陸遜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在夷陵大敗劉備.吳國究竟是怎樣一個狀況,那還真說不好。
可也正是如此,夷陵之戰,蜀漢大敗而歸,多年養精蓄銳積攢下來的精銳之士,一遭耗盡可謂是元氣大傷。諸葛亮之所以北伐次次受阻,也不乏這個原因。
都是緩緩相扣,因果迴圈啊。
當年呂蒙白衣渡江的戰略,陸遜本身都不贊同,喬裝百姓,偷襲荊州.非大丈夫所為,況且只是趁著關羽不在荊州,行此歹毒之計,開此先河之後.在兩軍交戰之際,對於百姓們來說,才是一個最大的打擊。
白衣渡江,就是呂蒙讓士卒裝扮成百姓樣子,戰船裝扮成商船.從而騙過了荊州的崗哨,成功偷襲了荊州。
而從此往後,軍隊因為無法分辨百姓的真偽,難免就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來保證自己的安全。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呂蒙白衣渡江拿下荊州,並且在麥城抓住關羽,且將關羽殺死之後,便再無作為。
如果他能夠一鼓作氣,拿下蜀漢,或許又是另外一番局面。
奈何呂蒙將關羽的首級帶回建鄴之後,沒過多久就死了。
東吳對外說,呂蒙是病死的。
但究竟真相如何,恐怕也就只有呂蒙與孫權兩個人知道了。
陸遜可是清楚的很,呂蒙回來之後,向著孫權獻上關羽的首級,孫權表面大喜,但內心深處,已經是十分的慌張。
三國無人不知,劉關張三兄弟結義情深,即便是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哪怕是在麥城將關羽活捉,帶回建鄴,這事情都還有轉圜的餘地。
甚至於就連曹老闆都沒有想到,呂蒙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而劉備與孫權,在得知關羽戰敗的時候,劉備是準備大出血,不惜一切代價要將關羽贖回來,這一點就連諸葛亮都一清二楚,並且已經在為劉備籌謀了;孫權當然也是心知肚明,要好好利用關羽,從劉皇叔的手中,狠狠肯下一塊肉來.
可偏偏呂蒙一刀斬下了關羽的首級,這一下.不僅僅是徹底點燃了劉皇叔的怒火,也讓孫權措手不及。
因為這一刀,除了帶來關羽的首級與劉備的報復之外,東吳不可能再獲得任何好處.甚至眼看大禍臨頭。
故而表面上,孫權說呂蒙立功至巨,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但封爵還未頒佈,呂蒙疾病發作,而後呂蒙便被孫權安置在他的內殿之中,安排了御醫為其診治,也請了道士為呂蒙祈福。
但最終的結果是.“呂蒙暴斃而亡”。
如今在這裡見到呂蒙,陸遜其實很想要問一問他,當年他究竟是怎麼死的但此刻,看到呂蒙在見到關羽的時候,竟然如此駭然,陸遜便覺著當年的傳言,恐怕並非是假。
雖然孫權說呂蒙是因病而亡,但民間還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呂蒙是孫權殺死的,是孫權想要以此來換取劉皇叔平息怒火,但陸遜認為不太可能.雖然孫權對臣下多有猜忌,但在明知道劉備會發兵攻打吳國的情況下,還要先殺了呂蒙.那顯然是自斷一臂。
孫權作為吳國的大王,還不至於做出這樣的臨陣斬將的事情來。
那另外一個傳言,就很不得不讓人在意了.傳言,是關羽的魂魄,一路跟到了東吳,孫權之所以將呂蒙安置在自己的內殿之中,正是想要自己身為帝王的紫薇之氣,來抵禦關羽的魂魄.只是天下三分,那時候的東吳又是最弱的一方,孫權身上的紫薇之氣,並沒有抵禦太久.而最終關羽的魂魄找到了空擋,將呂蒙斬殺與孫權的內殿之中。
如果說以往,陸遜對於這個傳言,當然是嗤之以鼻的.但是現在,自己都在武廟之中,生出了香火神軀,關羽還有如此凌然的氣勢,那可真就說不準了。
或許正是如此,孫權才不敢將關羽的首級留在東吳,而是快馬加鞭送去了曹魏。
而曹丞相,在見到關羽首級的時候,也同樣心痛難當.畢竟曹丞相對於關雲長的欣賞,那也是三國皆知的事情。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雲長一心心向大哥劉備,只能是辜負曹丞相的美意了。
對此,曹丞相不止一次的說過,如果當年是自己先遇上雲長,就如何如何——
而且曹丞相也不相信雲長心中就一點自己也沒有,否則當年在華容道的時候,完全可以擒下自己,或是殺了自己.可他偏偏放了自己。
或許也正是雲長戰死的緣故,沒過多久,曹丞相也病逝了。
但不論如何,呂蒙的死,也顯然並沒有平息劉備的怒火。
在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襲位且稱帝之後,劉備也武擔山登基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期間而張飛又被部下所害.更是加深了劉備的怒火。
孫權也派遣使者前來請和,劉備大怒不許.最後,雙方兵戎相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