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海的那個世界之中,李世民駕崩於貞觀二十三年.算算時間的話,這個時間的武才人,也早已經稱後了。
而如今大唐後宮,雖然也有王皇后在,但真正執掌後宮,其實是並未病逝的長孫皇太后。
原本應當在這個時候,被誣告謀反的長孫無忌,會在被流放至黔州之後被逼自縊.但此刻依舊穩坐相位,為大唐發光發熱。
一來是李世民沒死;二來是長孫皇太后健在;三來李治手腕愈發過人;四來害他致死的“武后”現在還在感業寺修行,雙方並無恩怨;五來長孫無忌除了有些貪戀權柄之外,也確實沒有做什麼過分之事.
故而他這個當場國舅,在朝中的位置十分穩當,因為處事老練,十分受李治倚重。
有李世民與長孫皇太后指導,李治的帝王之術那也是一日千里,況且他早年便一直監國,不論是國事還是朝堂,他都是門清的。
畢竟是李世民手把手教出來的,似那些“帝師們”絕不會講的齷齪之事,在他們父子之間,自然不是什麼禁忌。
而對於李世民來說,教會李治與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打交道,也正是他的職責所在,只有帝王才能教出帝王來。
“皇后還建議我,今年就住在御弟這裡.且看那些陰司小鬼,是否敢來聖佛道場索命。”李世民又向著三藏法師說道:“不知御弟以為如何?”
“哈哈哈——”法海聞言也忍不住笑出了聲,“皇嫂的這個法子,不在雉奴之下。只是.想來即便是貧僧請皇兄在寺中靜修一年,陛下也是不肯的。”
“然也。”
李世民點頭承認,笑道:“實不相瞞,朕此番前來,其實本著見御弟最後一面的打算”
法海眉頭稍皺,詢問道:“皇兄可是要離開長安?”
“朕前半生打天下,這後半生治天下如今眼見得還剩最後一年陽壽,再加上雉奴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了,朕也想要親眼去看看這天下。”李世明彷彿在說一件最尋常不過的小事兒,“御弟不會攔著朕吧?”
法海想了想,卻對李世民說了一句:“貧僧自然不會攔著皇兄,卻有一言”
“請講。”
“不是現在。”法海反而搖搖頭。
李世民稍一愣,似乎沒有明白御弟在打什麼機鋒。
“此言需等皇兄一年之後回來,貧僧才能告知。”
李世民啞然失笑,但他明白了三藏法師的意思,當即笑道:“好,一年之後朕再來聽御弟此言。”
李世民微服私訪,離開了長安城。
知道此事的人寥寥無幾,除了大慈恩寺的三藏法師之外,便是皇帝李治、長孫皇太后以及當日跟著李世民一同去了大慈恩寺的李淳風與袁天罡。
而李世民離開長安城的時候,把袁天罡留給了李治,自己則是帶著李淳風。
原本李世民是打算一個走的,但李治與長孫皇太后不同意,這才帶上了李淳風.最後還取笑說:帶上他也好,就算是自己死了,也能有個報信兒的。
顯然這話又是引起了長孫皇太后與皇帝李治的好一陣埋怨。
李世民此番出長安,事先那也算是立下了不少旗子當日在大慈恩寺的時候,法海都能看得出來,李世民的氣運也當真是被削減了一層又一層。
如果說以往的李世民是如日中天,那麼出長安時的李世民,幾乎就是日薄西山。
可若只是如此,法海也絕不會同意李世民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而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李世民的死劫是非渡不可,只有徹底渡過死劫,才能否極泰來,不僅重歸巔峰,還能突破自身血脈極限。
這雖然是李世民的死劫,但也是他的機緣。
與此同時。
地府陰司,十殿閻羅與三大判官,正在陰司大殿之中匯聚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