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其實也有愛才之心,否則也不至於在封神之後,還依舊一直從下界人族之中提拔優秀的人才成仙.只可惜以他們的成長速度來說,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成為天庭支柱。
畢竟似哪吒與楊戩這等短短几年時光就修成強大法力的天才還是鳳毛麟角,可遇不可求的。
而哪吒與楊戩也都並非是純粹的人族,前一個是靈珠子化身,後一個是半仙半人之軀,天生就不是凡俗。
類似的存在還有唐三藏與孫悟空這一對兒師徒,前者是“金蟬子”轉世,後者是補天神石孕育而出即便是薛仁貴,也是天上的白虎星下凡。
如果這些年輕一代中,真正是憑藉人族本身資質修行有成的,那就是王玄策了只不過他修行得是人族血脈之力,如今還兼修儒家的浩然正氣,成仙是不可能了。
若說修行之中,那就也是李淳風與袁天罡他們兩個了,其中李淳風的修為,還要更高一些。
畢竟相對於分心於俗務的袁天罡來說,李淳風在修行上就更加純粹一些。
這兩個成仙是沒什麼問題,但一個是人族諸子百家中的道家嫡傳,另一個是人教當代“話事人”,便註定了不能在天庭司職,是要久留人間的。
“李世民的野心不小,據說他有當人王的志向。”王母娘娘也知道玉帝在楊戩的問題上,有他自己的一套處理方式,自己即便是有什麼建議,那最好也是憋著別說便直接略過了楊戩的事情,說到了李世民的身上,“你就不怕他在人間引起什麼大亂子?”
“有三藏法師坐鎮人間,李世民還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其實三界的神佛門已經意識到,人間有一位三藏法師坐鎮,那對於三界眾生來說,是何等意義。
而玉帝此言更是點明瞭三藏法師在人間的超然地位.別說是李世民還不是人王,即便是證道人王,那在面對三藏法師的時候,他也得冷靜行事。
否則,三藏聖如來會幫他冷靜。
當然了,怕就怕他們兩個一起搞事情那就很難有人能限制了。
不過以三藏法師以往的行事風格來看,除非是有什麼不開眼的人,故意去招惹他他輕易是不會違背自己的原則行事的。
玉帝之所以在這件事情不能打包票,更多原因是因為三藏法師身上的那一半“魔性”。
以人亦或是佛性為主導的三藏法師,自然不需要擔憂.可萬一三藏法師的魔性佔據了上風,那麼對三界帶來的浩劫,恐怕也不在魔界那兩位大聖之下。
“天庭畢竟是三界的主宰。”王母娘娘試探著對玉帝說,“可眼下看來,天庭對三界的掌控,似乎並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
“這樣是朕為什麼同意楊戩在下界辦公的原因。”王母娘娘能夠意識到的事情,玉帝自然也不會忽視,而且這個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自他登基繼位以來,天庭對於三界的掌控,就十分有限。
那個時候,甚至連地府與四海,都還處在一個自立的狀態,並不伏天庭所轄。
也都是玉帝透過一些手腕,才讓地府與四海,先後歸順天庭作為投效天庭的回報,玉帝也給予了地府與四海最高限度的自治權。
天庭的政令,等閒都不會涉及到地府亦或是四海。
原本是好意,但這時間一長,地府與四海難免就要起些別的心思,陽奉陰違、欺上瞞下這種事情,不僅僅是在人族之中發生.在地府與四海之中,也並沒有例外。
這些事情,王母娘娘是知道的。
有些時候她自己琢磨起當年的事情來,甚至會認為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先去鬧了地府與東海.或許也是陛下的算計。
畢竟自此之後,不論是地府還是四海,對天庭都愈發的恭敬了,且是言聽計從.可謂是向天庭“真正”歸心。
這很難不讓腦子本就活絡且停不下來的王母娘娘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