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宗?”接引佛祖雙手合十,與如來佛祖對視一處,而後搖搖頭,道一聲:“唯識法教。”
如來佛祖想了想,學著接引佛祖的語氣:“唐三藏?”
而後他也雙手合十,同樣搖搖頭,道一聲:“三藏聖佛。”
兩位佛祖相視一笑,只是如來佛祖笑的灑脫;而接引佛祖,眉眼之間難免就多出了些苦澀.哦,這位佛祖原本也就是一臉的疾苦之相,這一笑,就顯得更苦了。
玉帝的背刺,可以說並不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但對於如來佛祖來說,他並不將此事放在心上畢竟佛門出了三藏這樣一位聖佛,他當了一千多年的佛祖,也終於能安心的卸下身上的“擔子”,準備轉世歷劫去了。
可這事兒放在接引佛祖身上,多少還是會令他的心境紊亂.如果說如來佛祖是鳩佔鵲巢,玉帝這順水推舟之舉,無疑就是釜底抽薪了。
偏偏被抽走的柴火都被加到了三藏法師的灶臺下面那火勢就更加興旺了。
阿彌陀佛。
如來佛祖自己在心裡唸了一聲,甚至開始主動把佛門的氣運,往唯識宗送去。
三藏!
佛門的未來,就交給你了!
貧僧終究不是一個純粹的僧人,佛門大宗,舍你其誰?
在察覺到如來佛祖的行為的時候,接引佛祖忍不住疑惑的問道:“為何如此?”
“難道佛祖不認為似三藏這樣的僧人,才當得起‘如來’之號麼?”如來佛祖看著接引佛祖說道:“你我坐困靈山,於三界眾生來說.又有怎樣的意義呢?無非是兩具泥像罷了佛祖甚至都很少在人間顯靈吧?”
接引佛祖閉口不言,他自然很少在人間顯靈,甚至人間都很少有供奉著他的金身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要在靈山看著“如來佛祖”不亂來。
但只是防住如來佛祖一個,又有什麼用呢?
化身終究是化身,不是本體啊。
否則,何至於讓靈山與佛門,變成如今這般景象?
事不可為,便是接引佛祖也無可奈何。
佛門之大變革,從今日始。
三藏法師於大乘教法之下,立唯識宗。
但天道說不妥,直接給唯識宗提了一個大級別,擢為唯識法教,成為佛門大宗之一此等“玄幻”之事,就發生在眾人眼前,也確實是令人驚歎。
最可怕的是,等眾人緩過神來,甚至覺著這事兒並無不妥,反而是理所應當之事。
不愧是三藏法師啊令三界眾生如此信服。
算是辦成了這件大事的太白金星,向著三藏法師躬手一禮,“恭賀聖佛,恭賀教主。”
眾人還在回味之中,還是李世民最先反應過來,給了太子李治一個眼神,李治當即起身道:“恭賀皇叔,恭賀聖佛,恭賀教主!”
太子都發話了,皇親貴胄與群臣百姓們,自然紛紛附和——
“恭賀皇叔,恭賀聖佛,恭賀教主!”
要不然說李治能當上太子呢?
只是往前面多加了四個字,這味道立馬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大唐的百姓們在齊聲呼呵的時候,那人心自然是更加振奮。
三界聖佛?
唯識教主?
不,三藏法師歸根到底,還是我們天子御弟,大唐皇叔!
天子陽壽或有盡時,但大唐皇叔便將是大唐最堅實的後盾。
在萬眾一心的拜服恭賀之聲落下後,太白金星的任務,也終於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