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自然不會因為此事同八妹計較,況且這事兒原本也是他自己做的有問題.畢竟不論人家請沒請自己,又是究竟為什麼沒有請自己自己總也不該因為此事而亂了心境,何況自己早就把蟠桃園裡的桃,都吃了個乾淨
甚至現在大聖偶爾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分析自己當心究竟是怎樣的心境,才做出那等事來.而後得出了一個令他自己都哭笑不得的結論——
或許是自己害怕偷桃吃的事情暴露出去,乾脆就先以天庭舉辦蟠桃會沒請自己為由,大鬧一場。
不得不說,跟著師父時間久了,大聖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愈發刁鑽了.而實際上當年他大鬧天宮,就是單純的因為天庭沒有請他,所行之事,也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算計.完全都是隨性而為。
當弼馬溫時,他能不顧條例,把天馬從馬廄之中放出來,在天河處放養.但那些天馬,卻被他養得是肉膘肥滿,十分健碩,只說“養馬”這一項,也算是盡職盡責。
而後因為弼馬溫乃是不入流的的小官兒,心中不忿,當即便也不伺候了,把公案推倒,使動一杆定海神珍鐵直打出御馬監,反下天庭去。
當時是玉帝派兵下凡捉拿,領頭的是託塔李天王與三太子哪吒。
為什麼說哪吒在斗大聖的時候說他放水了,也是這一戰的時候,哪吒只是施展出了三頭六臂,那手中雖然也有六樣兵器法寶,但卻都不是他的成名之物。
是什麼“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這六樣.連火尖槍,乾坤圈、混天綾這老三樣都沒掏出來,那九龍神火罩就藏得更死了。
只是,當時即便是哪吒當真將這些法寶祭出,其實也不一定就能勝過大聖。
不過此戰之後,天庭也認了他的“齊天大聖”之名號,還下了聖旨敕封神位這可就跟他幾個結義自封的“大聖”名號,完全不同了。
而大聖當時得知這“齊天大聖”官至極品,更不計較俸祿高低,再加上天庭還建造了一座齊天府,便心滿意足的留在天庭任職。
就這般其實也好,他不也沒惹出什麼亂子來?
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的.只是結交三五好友,時常飲宴聚會而已。
也是許旌陽許真人“多嘴”,向玉帝進言,說:“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
玉帝顯然等這話等了不少時日,許真人才有提議,玉帝便直接將大聖宣來,給了他一個看管蟠桃園的差事。
這事兒吧當時眾仙是有些摸不著頭腦的,畢竟讓大聖一個本就不安分的猴兒去管蟠桃園,這事兒聽起來就不靠譜,但這是玉帝的決定,就連王母娘娘都沒有什麼意見,眾神仙自然也就不好說什麼。
甚至有些神仙在蟠桃園被大聖“禍害”了之後,心中還說是玉帝引賊入室,自作自受。
但聰明一些的神仙,如今再來回味當年的事情,也就只能是看破不說破了。
那時候的大聖一顆赤子之心,雖然學了一身的本領,但為人處世的“學問”,顯然還是大聖的短板所在.故而玉帝讓他看守蟠桃園,又沒說不讓他吃蟠桃園裡的桃這桃怎麼可能留的下?
至於說聽了七仙女之言,說蟠桃會沒請自己的時候.大聖根本就沒把這兩件事情聯絡在一起,就還只是單純的破了防
最後騙走了各路仙家,自己先去了會場將侍從們放倒,而後大吃大喝了一通,十分盡興
其實到此,大聖也還並不擔心,即便是鬧了會場,他也只是想著回府睡覺直到迷迷瞪瞪,因醉酒迷路,沒有回到齊天府,卻去了兜率宮.又正巧老君不在家,因為是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故而兜率宮中是空無一人。
那丹房丹灶之旁,還有五隻金丹葫蘆大聖也一股腦吃了個乾淨。
可正是這丹藥下肚之後,一時間丹滿酒醒,才恍知自己闖下了大禍.直說:不好,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去也!
在取經路上,大聖也向師父提起過其中的疑點:比如這件事情之中的一系列巧合,以及自己因為醉酒走錯路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