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大唐,依舊還是普通人居多可若當真人人能修行,怕是國中也要亂了套。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可不是說說而已。
身為一國之君,開疆擴土,遠擊狄夷,自是能夠彰顯國威,但相對於“武功”來說,或許更重要的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的“文治”。
而在這一點上,李世民非常看好太子。
他們老一輩,把該打的仗都打完,兒孫們自該勵精圖治,鞏固且更要發揚這盛唐氣象。
一眾入城之後,見長安百姓雖也“洶湧”,但其實既有規矩,道路兩側雖有禁軍護衛,但其實也不用他們費心維護秩序,此等景象是在別國難以見到的。
法海見了洪福寺眾僧在側,還是特意上前相見了一番,言說:“諸位稍候,且等貧僧入朝覆命之後,再回寺中相敘。”
眾僧自然滿口應承,連說不急。
陛下與太子也並沒有催促打攪,只等三藏法師交代完之後,這才引著往朝門方向去。
長安城可不小,即便是一路暢通,也走了好大一會兒主要是長安城的百姓太過熱情,而法海又一向是有禮數的凡僧,故而步步還禮回應.
有些當年的舊相識,見了三藏法師如今相貌,再看看自己蒼老的面容,不禁感嘆:這時間似乎都沒在能在三藏法師身上留下痕跡。
李世民見了還向一旁的太子小聲說了一句:“雉奴,你可見到了.這便是人心。”
見一別十四年,長安城中的百姓對三藏法師依舊這般親切,李世民心中卻只有高興之意今日是三藏的主場,即便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也得隱了光環去。
大殿外。
師徒幾個稍後了片刻,按照流程是百官先入殿,而後皇帝與太子駕朝,等一切就緒之後,再宣他們上殿。
原本李世民沒打算這般繁瑣,就引著一眾官員與師徒五人直接入殿完事。
至於說規矩.在大唐,他就是規矩。
但三藏法師說不夠正式,亦不莊重.李世民頓然從善如流,當即就改了主意,一切全都按照三藏法師的意思來。
今天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是他御弟最大。
對此,法海也只能表示:即便是這位太宗皇帝,偶爾也有這般任性之面。
不多時。
“御弟上殿。”
這是皇帝親自喊的,且運轉了人族氣血之力,聲音傳遍了整個皇宮,且還在大殿之中迴響。
一旁的太監正想要張嘴傳話時又頗為無奈的把嘴閉上。
法海獨自一人上殿,正式向皇帝陛下見了禮。
“臣弟玄奘幸不辱命,歷時十四年,自大唐長安徒徙西牛賀洲天竺靈山大雷音寺,取經歸來今向皇兄覆命。”法海說完之後,稍挪開了些腳步,又道一聲,“經文在此,請陛下觀閱。”
“悟空——”
法海回頭叫了一聲大聖,大聖便招呼幾個師弟,連同王玄策與薛仁貴,將四輛小車推至大殿之上。
將載著經文的小車停下之後,大聖領著三個師弟向人間天子行禮。
三藏法師禮數週全,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百官見了大聖師兄弟幾個也是同他師父一般,便頓時另眼相看。
“這便是當年菩薩口中所言的‘大乘真經’麼?”
“這裡只是一小部分。”法海先向著陛下回復了一句,而後解釋道:“臣弟此去靈山,共取得有字真經一萬五千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