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見三藏法師歸來,也不等三藏法師先說話,便一個個的先磕頭迎接上前一步,將老方丈扶起來,後面眾僧也跟著一同起身。
三藏法師乃是大唐太子親封的天下大闡都僧綱,實乃眾僧之首,他們這些僧人見了自當要跪拜迎接。
即便是一寺的方丈,也不能例外。
法海讓他們日後見了自己無需再跪,僧人們反而誠惶誠恐.心不能安。
見三兩句話不能讓他們更改,法海也沒有急於一時,往後再慢慢矯正就是了。
畢竟連大臣們上朝面對大唐天子時,都是坐著議事自己一個凡僧,即便是領了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卻也不必如此。
後一想到,這些僧人日常跪拜佛祖.許是跪得久了,反成了習慣,想要再讓他們站起來,恐怕也當真不易。
等入了寺中,便有他舊時弟子開口說道:“師父,這樹頭兒今早俱忽然向東。我們記得師父之言,遂出城來接,果然到了!”
“我等還是比不過陛下。”又一個弟子說道:“陛下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在城外望經樓中住上一段兒時日,等候師父歸來.只可惜那望經樓中全是禁軍,即便是我等僧人,也不能擅入。”
自古以來皇帝出行,就沒有輕率的。
除非是皇帝自己微服私訪,偷跑出皇宮。
但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皇帝,等閒之時是很難離開皇宮的。
越是賢明或者說,越是想要做個好皇帝的皇帝,都會或多或少的被屁股底下的位置束縛。
即便是李世民也不例外,若非如今有太子分擔國務,他也不見得能有這般任性,每天的奏章都夠他頭疼的了。
入了大殿,自然又是一陣寒暄。
法海師徒幾個沒有睏意,但眾僧還是漸漸露出疲累之態,法海便遣他們各自散去,有什麼話明天早晨再說,奈何眾僧不從,法海遂以天下大闡都僧綱的名義下令,眾僧這才不情不願的散了。
三藏法師畢竟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他的禪房始終空著,且時時有人打掃,即便是走了十四年歸來,也能立時入住。
況且今日白天裡,眾僧還又悉心打掃規整了一遍,連四位弟子的房間都準備出來了,就在三藏法師禪房的左右兩間。
四個弟子卻都在三藏法師的禪房中,晚課已經成了習慣,大家都很自覺。
或許他們也終於感受到了大師兄之前的擔憂,知道師徒一眾團圓相聚的日子,恐怕是當真不剩下幾日了。
一夜修行,並無閒話——
次日一早。
太子殿下便接到了傳訊,說父皇天不亮就出了宮,今日早朝依舊讓他梳理。
李治頓時一個頭兩個大,心說:想必古往今來那些為了這個位置爭得頭破血流的皇子們,是萬萬不知道這個位置的辛苦吧?
太子殿下愈發佩服自己的父皇了,以往竟能勤政如斯自己只是在父皇的指導之下監國幾年,便已經有點兒想要撂挑子了。
大哥、四哥.都是你們不爭氣,才叫這苦差事落在小弟的頭上。
太子殿下去上朝。
李世民自然是來到了洪福寺外。
法海早有感應,自然提前迎接.卻見李世民身邊除了一隊禁軍之外,還有一箇中年人。
稍稍打量了幾眼,見他面色雖然蒼白,眉眼甚至還有幾分陰柔.但似乎內心聚攏著一團無處宣洩的火氣。
更有一點,對方於李世民,能有七分相似。
“見過皇兄。”法海收回了目光,並沒有詢問對方的身份。
他知道李世民會主動說的,畢竟人是對方帶來的,自然有其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