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的繼承人已經選定,是國主親弟弟的遺腹子。
因為新王年紀尚幼,因為有兩位賢老輔左,除了這兩位賢老之外,還有三位儒家弟子入朝協助一同理政。
而法海已經領著幾個徒弟離開了比丘國。
「師父。」八戒有些不解的問道:「您怎麼就那麼痛快的答應他們了的條件,不再插手比丘國之事?就不怕主少國疑,那娘母兩個在王宮大內受了欺負麼?」
大聖聽了笑言了一句:「人家是新王,受群臣朝拜,萬民敬仰,誰敢撒野?」
「快拉到吧。」八戒連連擺手,「連玉皇大帝的寶座你都敢惦記,他一個凡俗小兒,即便是新王登基...難道就沒有愣頭青?亦或是心懷叵測之輩?」
「呔!」大聖一腳踹了過去,八戒早有防備,別看他身寬體胖,但身形卻異常靈活,只是用力一吸,便把肚子收起來,叫大聖踢了個空。
但大聖卻順手揪住了他的耳朵。
只好告饒。
見大師兄不鬆手,八戒又接著說道:「大師兄,我看你對這件事情並不意外,難道是早就看出了什麼?」
「那小國主還是紫薇帝君化身轉世,兩位賢老是紫微宮的左輔右弼...顯然比丘國這一攤子事兒是天庭接手了,有這三位,再加上二郎真君請來的幾位儒門弟子...自然也就不用師父操心了。」
「嘖。」八戒咂咂嘴,「若當真是紫薇帝君化轉世,區區一個比丘國...當真能容得下這尊大神?」
跟著師父走了一路,師徒有閒談,難免會涉及前朝君臣...他自然也知道了紫薇大帝前幾次化身下界,都在人間坐下了怎樣的功業。
如今聽得紫薇帝君化身下界,自然難免暢想。
小白龍更是說道:「我聽父王說起過,大唐天子李世明也是紫薇大帝的化身轉世,這人間若有兩位紫薇星,師父...」
「那也得等他收拾了西洲這些大小國境再說。」大聖笑道:「西洲畢竟號稱佛境,凡人信眾才是靈山根基,若叫他們全都歸於紫薇麾下...佛祖怎麼可能答應這樣的事情。」
便是佛祖答應,守著靈山的接引佛也不會答應。
也就是人君不能長生,否則整個人間那就要亂了套了。
「倒也不是因為其他原因,主要是他們一來,比丘國就暫時穩住了,哪怕是日子再難些,百姓終究都能活下去。」法海看著幾個弟子說道:「百姓的需求雖然不高,但若僅僅是隻能保證百姓活著...那麼這個君主縱然不是昏君,那也一定是個無能之輩。」
「所以。
」法海笑了笑,「你們不妨想想前史留名的英明之主,他們麾下的百姓都是什麼模樣?」
眾弟子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法海心中也有些想法,但他只是一個凡僧,這些想法...或許也就只能在心中想想了。
又或者,等取經回國之後,能夠跟皇兄探討一番。
只是走了這一路,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想清楚,什麼是百姓,什麼民。
想著想著,即便是法海也在不經意間露出許些苦笑,他一個出家的和尚,不說吃齋唸佛,哪怕是降妖除魔呢?
卻開始琢磨起這些事情來...
若叫我佛知道了,不知會不會說三藏法師不務正業。
將這些人間俗事暫且壓在心底,皇帝不急,自己這個和尚即便是著急,又有什麼用呢?
......
軒轅大帝的聲音,是傳遍了三界。尤其這是針對諸多人君帝王的話,大唐天子李世民不可能沒聽到。
此時此刻。
大唐天子正在凌煙閣中,站在第四幅影象前,「軒轅大帝賜人皇之劍,言說手持此劍可斬昏君,這下總不用擔心離世之後,朕會因為懈怠而失法度了吧?」
大唐天子沉默片刻之後,忽然又道:「想必君若尚在人間,這一柄可斬人君的人皇軒轅劍,恐非君不能執掌。」
「也不知朕那御弟玄奘此刻是否去了靈山,他當年說三五年便可回來,到如今都十二個春秋了,唉——」大唐天子輕嘆了一聲。
大唐天子在凌煙閣中呆了整整一天,第二日上朝時,先說了一些日常小事,散朝之後,三省六部的大員匯聚一堂,又商量了一些大事,而後大唐天子簡單提了幾句「軒轅劍」的事情,最後開口道:「共勉之。」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