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三界傳言之中,通常將五行山作為三藏法師的出道之戰。
一提起來便是——
你若不知三藏法師的威名,我便講給你聽話說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那是何等威風?
不也被三藏法師收服?
你道那孫大聖是怎麼從五行山下脫困的?
那五行山是佛祖神通所化,將大聖壓住死死不能動彈,而這位三藏法師三拳將五行山轟碎,孫大聖這才從中脫困.
什麼?你不信?!
你去五行山“遺址”看看就知道了,少見多怪。
而且三藏法師有隻手擎山的法力,是有印證的,那銀角大王至今還在平頂山下壓著,他親口承認是三藏法師將他壓在山下的。
傳言終究是傳言
而且還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此事二郎真君已經去查瞭如今二郎真君麾下可謂是人才濟濟,最出眾且最得力的,自然還是六耳獼猴。
這件事情又事關三藏法師,自然轉交給了神通不凡的六耳獼猴去處理。
只是幕後黑手藏得比較深,便是六耳獼猴也只是抓住了幾隻無關痛癢的小妖最後還尋到了七大聖之一的去神大神禺狨王。
兩人鬥了一場,六耳略佔上風,但並沒有分出勝負。
最後對方遁入了北洲,而六耳獼猴知道此地藏著許多上古大妖,因此便沒有擅入。
這地方.除了真武大帝這種狠角色之外,便是天庭的許多神仙輕易不願意入內。
最近還有一位佛門菩薩北洲境內行宏願,也是步履艱難,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成效六耳獼猴只是遠遠看了一眼,並沒有敢去打擾,對於除了觀音大士之外的菩薩,六耳獼猴一向敬而遠之。
或者說不止六耳獼猴是這樣,天下絕大多數的妖魔,也都是一樣的想法。
畢竟遇上了觀音大士是機緣,而遇見了別的菩薩是災劫。
七隻蜘蛛精的兄長,或者說師兄的地盤,離盤絲洞並不遠。
甚至同在盤絲嶺中。
這也是為什麼小白龍有些自責的原因之一,他一開始還為自己尋到了七隻小妖的蹤跡沾沾自喜.一時的得意忘形,卻忘了再往深處走一走。
畢竟以往的妖山之中,也都是一座妖府,誰曾想這盤絲嶺竟有所不同。
不過吃一塹長一智,好在此事對於整件事情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正因如此,小白龍心中才更有些不舒服,因為這就顯得自己可有可無.
有沒有自己探山,其實都一樣.自己做的都是無用功。
相對比於探山,還不如教導這些小妖有用。
“您就是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麼?”
那小蜻蜓向著三太子問道。
“是我。”小白龍點點頭,“你們知道我?”
“知道,知道。”牛蜢精連連點頭:“我們聽別的小妖提起過,說三藏法師門下有一位白龍菩薩,最是與我等小妖為善還會傳授我們這些小妖們佛法嘞是真的麼?”
“他們說若是遇見了三藏法師降妖除魔,就往白龍菩薩那邊兒跑準能活命。”
“哈哈——”小白龍啞然一笑,自己什麼時候竟然還得了白龍菩薩的稱號,但還是對這些小妖說清楚了,“只要不是為惡的妖怪,不論是遇見我師父,還是我的師兄們,都能活命.當然了,之所以讓我教導你們佛法,是因為我最不成器,學來的佛法也最是粗淺,讓我來講你們才能聽得懂.”
正如師父所言,生靈出世時,哪有什麼善惡之分。
正是環境影響“人生”,放在妖精身上也適用。
而改變“人生”的,是自身所學。
不論是被動、還是主動所學,總會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起來,只是正向與否的差別。
小白龍擺正了心態,他似乎找到了方向,重新振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