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好皇帝。”法海此刻開口道:“便是那神佛也不敢真正害了你,因此才有你今日還陽之機...或許真正救你的並非是貧僧,而是你這近二十年的治國之功,教民之德。”
眾弟子齊聲道:“善!”
師徒們在路上走了小半日,便望見城池相近,國主開口向三藏法師道:“聖僧,前方便是烏雞國都了。”
大聖與小白龍已經來過兩次,自然也認得,“正是,我們快趕進城幹事。”
他兩個人是好戰分子,大聖又得師父承諾,將這隻妖怪讓於他降服,故而早就急不可耐了。
師徒五人連帶著假扮挑夫的國主進得城來,只見街市上人物齊整,風光鬧熱,再瞧瞧著鳳閣龍樓,也十分壯麗...小白龍一旁詢問道:“陛下覺眼前所見,比你當政時如何?”
國主看了神情複雜,“別說是那五年前的乾旱時日...便是小王在位最繁華時,也比不上如今十之一二。”
他一時心生了挫敗。
大聖一旁道:“實不相瞞,那妖道全真...比陛下還勤政。”
“啊這...”
“陛下也不宜妄自菲薄,若無陛下十多年休養生息,恐怕五年前那場災禍,便已叫一國舉難。這假國君,也是借了陛下朝臺才有了這番施為...”
“多謝聖僧相勸,小王明白了。”能當開國之君,這烏雞國主絕非常人,他如今只有一個想法,要理清這假君的治國之策,化為己用。
國主反問三藏法師:“聖僧乃是上邦下行,眼前我國比大唐如何?”
“若只說眼前這海外宮樓,再道那坊間歌舞...倒也有了幾分盛唐奢華。”法海見這國主似乎有幾分沉迷在這寶扇紅雲繞,鮮袍翠霧光的光鮮場景,便開口道:“陛下,這等金迷之相固是一國強盛之顯照,但...貧僧覺著還是應多關注民生疾苦,陛下若是有迷茫時,不妨多想想當年在野之艱難,或許可得究竟什麼才是太平景象。”
國主聽了,渾然一震,似乎一股靈光透亮,因挑著擔,只是恭敬向三藏法師言道:“小王受教。”
八戒瞧了一陣兒,他摸了摸肚子,又瞧瞧一旁的國主,眼珠子稍一轉動:“師父,咱們是先去衙門倒換通關文牒,還是怎地?”
師父還未曾說話,大師兄便先開口:“放著正牌國主在此,吾等直入他王宮大殿,降了妖魔,便請國主印章就是,豈不是省了諸多麻煩?”
國主也道:“正該此理。”
八戒想了想,道:“除妖之後,可有招待?”
“有,有,有。”國主見是八戒這般言說,連連點頭。
今早自己那一份吃食,不正是這位長老讓出來的?
“噢!”八戒見國主應下,心中頗喜,可片刻後他覺著不對,專門囑咐道:“老豬我可提前跟你說好了,此番是你招待我等,可不是我等化緣...需得是正經御膳。”
國主一時哭笑不得,引得眾人也好一陣笑。
往那皇宮走去時,八戒又道:“師父啊,若是直入朝堂...見了那假國君是不是還得下拜?”
“你這呆子,往常也機靈,怎如今犯了蠢?”大聖言語稍冷了幾分:“他一個假僧人,安能受得師父大禮?”
國主也在一旁道:“便是小王如今也是拜聖僧的,全無讓聖僧與諸位長老見拜之禮。”
走到宮門前,眾人在禁軍揮指之下停了腳步,大聖對著師父拱拱手,從耳朵裡掏出了金箍棒,身前耍了一段兒花棍,道“師父稍安,待弟子前去開路!”
大聖引至朝門與閣門大使言道:“我等是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天拜佛求經者,今到此倒換關文...”
禁軍瞧大聖摸出棍棒,正要以兵器相壓時,卻聽一聲:“且慢!”
眾人皆問聲望去,見是太子匆匆而來。
原來這小太子知道今日三藏師徒要入朝除妖,他一來是怕禁軍侍衛衝撞了高僧,反丟了性命;二來也怕他師徒不能順利入殿,再生波折...故特在此等候,要親自引他們入殿。
“你去通傳,孤引大唐聖僧一行上殿。”太子殿下對一旁黃門吩咐了一句。
那黃門官即入端門,跪下丹墀啟奏道:“朝門外有六個和尚,言是東土唐國欽差上西天拜佛求經,今至此倒換關文。太子殿下已經引入宮門,快行至殿外了。”
上首假君王聽聞此言,也不知怎麼,心便先顫了三顫,他暗自滴咕:我怎怕他一個唐朝僧人?
他復定了定心神,肅聲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