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採訪的內容卻不是宣傳她男人送了多少藥、他們集團送了多少物資。
第二天,電視臺播出的內容,以及日報裡刊登的報道中,有的只是藍姝出面,呼籲那些有能力、有財力的公司和廠家,希望大家能夠各自獻出一份力量,為災區前線捐送物資。
她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受災的群體卻相當龐大。
要是可以調動更多的人關注抗洪救災,或許能有更多的受災群眾們可以及時得到救助。
他們這些商人沒有上前線抗洪的能力,但在後方,她希望大家可以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
這場抗洪救災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天才結束。
從八月初,到八月下旬,藍顧集團的物資每天都有往前線安排。
除了他們集團之外,受到藍姝的影響,國內一些廠家和公司,都力所能及的加入了這場抗洪救災之中。
大家有錢的出錢、有物資的出物資。
還有的廠子甚至組建了廠裡一批熟悉水性的工人,開著大卡車直接將工人拉到前線,參與了抗洪救災。
因為有了這些公司和工廠的人力物力幫助,抗洪救災的難度比預估中要小了許多。
更多的受災群眾被及時救了出來,很多得救後的災民們,也能及時吃得上飯、用得上藥,減少災後的生病情況發生。
在這半個多月裡,全國各地每天的報紙上,大部分都是圍繞著災情展開。
哪家公司捐了多少錢,哪些廠子捐了多少物資,被一一羅列了出來,在報紙上刊登。
這樣的一幕,從一開始的實時報道,到後面幾乎是上面授意,要讓廣大民眾們知道他們生活的這個國家,內部是有多麼團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說的就是現在的情況!
以至於那些沒有受災的地區的人們,每天看報紙都看的熱血沸騰!
很多人都為自己生活在這個國家感到驕傲,覺得自己很有安全感。
其中捐贈物資最多的藍顧集團,也在這次洪災中,被全民所熟知。
一時間藍顧集團旗下的產品,線上下的各種商場、市場裡,幾乎被廣大民眾們搶購一空——
他們用行動來表示,他們對慈善廠家、良心集團的支援。
一場洪災,讓藍姝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收穫了更多人向集團投來的善意。
…
等這場洪災徹底結束後。
京都,顧家。
兩歲的顧澤瑞錯過了他的生日。
瑞瑞雖然還小,但他已經知道什麼是生日了。
之前姐姐過十一歲生日的時候,他有見到在生日這一天,姐姐能收到很多禮物,能吃到香甜的蛋糕,有爸媽的陪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祝福。
現在終於輪到他要過生日的時候,瑞瑞沒想到他滿心期待著這個生日,爸媽卻忙得天天不著家。
結果等爸媽回來的時候,姐姐告訴他,“你的生日已經過去了。”
聽到這句話,瑞瑞“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