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推薦:、 、 、 、 、 、 、
爭先恐後向李淵叛軍獻媚的又何止元奇,李仰城這楔花惡少?從太原一路打到大興,光是在南下路上時,爭先恐後歸附李淵叛軍的軍民官員和門閥子弟就已經象是過江之鯽,現在叛軍主力都已經把大興國都打下了,跑來投靠歸附的關中人士就只能用鋪天蓋地能夠形容了.
大興城裡的權貴子弟與官宦之後當然萬分熱情,淵源家學早就告訴過他們站隊的重要性,也告訴過他們一旦跟對了主子將會獲得什麼樣的豐厚回報,有機會成為李淵的開國元勳,類似元奇,李仰城之流的權貴之後當然不會錯過.
更熱情的當然還是關隴門閥的子弟,這些人不僅家學淵源更深更精,還和李淵門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隋煬帝又素來不待見他們,不時扶持出諸如宇文述,來護兒和裴矩之類的文武重臣來打擊他們——陳喪良也絕對算一個,現在李淵都如此得勢,這些人那裡還會有什麼客氣?不僅紛紛主動前來報效,還自帶家丁,武器,戰馬和乾糧,獻錢獻地獻財產——如果不是這些門閥神通廣大,對潼關戰場的具體情況多少有些瞭解,說不定獻菊花的都有——總之就是下了大本錢支援李淵奪取天下.
還有大興的周邊縣城,與歷史上不同,這次因為有個喪盡天良的缺德貨在潼關噁心李淵叛軍,李淵叛軍沒敢象歷史上一樣先奪取周邊縣城再攻打大興,但是還沒等叛軍主力打下大興,旁邊的藍田,涇陽和始平等縣就已經主動送來了降表,其中還包括李靖的老家三原縣.而當叛軍主力拿下大興的訊息傳開後,京兆周邊諸郡也是毫不猶豫的立即上表請降,生怕動作晚了一步,就表達不了自己對李大將軍的耿耿忠心.
面對著這從者如雲的熱情場面,叛軍上下當然是歡喜萬分,不少叛軍將領還開始了飄飄然,比方說李淵的寶貝女婿柴紹,就十分絕情的把曾經的幾個小夥伴給趕出了家門,根本就沒理會小夥伴們負荊請罪的一片誠意,就連李淵的姑表兄弟獨孤懷恩親自登門解釋,柴紹也絲毫沒給面子,還說了不少錐心刺骨的刻薄話,弄得獨孤懷恩很沒面子,只能是悻悻作罷.
正急於收買人心的李淵如果知道這件事,當然肯定少不得要臭罵女婿一通,不過對於柴紹而言還好,他的岳父李淵現在還沒閒功夫管他這些事,一天到晚忙得腳不沾地的同時,還有兩個更加棘手的問題放在李淵的面前,一個當然是陳喪良的東都援軍威脅問題,另一個則是代王楊侑的下落問題.
前文說過,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打出的旗號並非謀反,而是為了擁戴代王楊侑稱帝,這個旗號在李淵進兵大興的戰事中究竟起到了多少作用姑且不論,現在楊侑卻在大興淪陷後‘失蹤’,李淵如果不想個辦法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一個造反謀逆的罵名無論如何都跑不掉,對自稱義師的李淵叛軍多少會有些道義方面的打擊,而楊侑失蹤的真相一旦暴露,對李淵叛軍的聲譽打擊勢必更加沉重,極有可能引發地方反彈,所以李淵除了繼續宣稱陰世師挾持楊侑出逃之外,再有就是拼命的搜捕可能知道真相的陰世師兒女滅口.
說來也怪,儘管叛軍派出了眾多騎兵追殺搜尋,藉口撫養戰爭遺孤讓地方官府幫助搜尋,又密令正在率軍西進增援永豐倉途中的另一個女婿段綸攔截搜捕,但是兩天多時間過去了,截止到十月初一,陰世師的一雙兒女卻仍然還是渺無音信,不知下落.李淵猜到陰世師很可能還有安排,提前在城外準備了秘密藏身地,可是派人審遍了陰世師的家中下人,卻沒有撈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十月初一的這天下午,經過了兩天多時間的辛苦努力,大興城內的各種情況總算是基本安定了下來,該打掃的殘敵打掃了,該安撫任命的官員百姓都任命安撫了,該編制的隋軍降軍都重新整編了,宮城內外數量近萬的死屍殘骸搬運一空,被鮮血染紅的街道宮牆也被沖洗得乾乾淨淨,善後工作告一段落.乘著還有些時間,目前還不好意思搬進宮城的李淵在自己居住的安興坊召開會議,召集一干親信心腹與重要將領,討論回援永豐倉的行動.
是否出動主力回援永豐倉這點毫無爭議,叛軍決策層就是再傻也知道如果不趕快重新疏通糧道,要不了多久自軍就得強行向百姓借糧,陳喪良從無敗績的昭著惡名,也讓叛軍決策層對李建成偏師打跑陳喪良不敢抱任何希望,所以會議討論的焦點就是一個問題,誰率領主力去回援永豐倉?誰留守大興城?
做為主帥的李淵當然不能輕易離開大興城,李二也非常樂意率領主力去和情敵陳喪良決一死戰,然而李淵經過深思熟慮後,卻搖頭說道:"不行,這一戰老夫必須親自指揮,老夫親自率軍去回援永豐倉,裴寂,你留守大興城."
李二不肯死心的堅持,一邊指出李淵現在不能輕離大興,一邊願立軍令狀擔保打敗陳喪良,李淵再次搖頭,說道:"不行,二郎你雖然擅長用兵,但你用兵喜歡玩火弄險,陳應良小賊指揮大規模軍隊作戰的經驗要比你豐富得多,用兵喜歡正合奇勝,未慮勝先慮不敗,戰術風格上正好是你的剋星.此戰攸關我軍存亡,關中命脈,老夫只有親自指揮這一戰才敢放心."
目前還比較聽話的李二無.[,!]奈,只能乖乖接受父親的安排,當下李淵立即調兵遣將,安排出徵將領與兵馬,決定出兵八萬去與陳喪良決戰,李二,劉文靜,李孝恭,馬元規,鄭元壽和詹俊等得力將領全部隨行.結果這又引發了一個小小的蝴蝶效應,見李淵沒有點到自己的名字,柴紹大急下站了起來,向李淵稽首說道:"岳父,小婿柴紹願為前部先鋒,助岳父與陳小賊決一死戰!"
看了一眼女婿,李淵搖了搖頭,拒絕道:"賢婿,你就別去了,知道你想報仇雪恨,但你和陳應良小賊的恩怨過節天下皆知,你如果去了,對我軍計程車氣會有影響,對官軍計程車氣反倒會起到鼓舞效果,陳應良小賊麾下的那些勇猛戰將,肯定會爭先恐後的想要生擒於你."
聽到這話,在場的叛軍眾文武多少都有一些忍俊不禁,柴紹的表情則萬分尷尬,還好,李淵又說道:"放心,老夫有一個重要任務交給你,老夫替代王殿下封你為攝理御林軍總管,率領御林軍守衛大興宮城,護衛後宮及百官家眷,這也是一個重任,你要用心當值."
守宮城和看守百官家眷,這個任務當然十分重要,不是絕對可靠的人對這個任務那是做夢都別想——宮城和百官家眷如果出什麼意外,對叛軍的打擊那可不是非同一般的大,可惜柴紹並不想領這個情,但是又無可奈何,只能是乖乖從命.這時,李二突然說道:"姐夫,有件事你留心一下,請替我看好蔣才人和她女兒,別讓她們出事."
柴紹一楞,李淵和叛軍眾將也都微微一楞,然後李淵好奇問道:"二郎,為什麼?"
李二不想詳細解釋,笑了笑說道:"父親恕罪,是因為蔣才人那位女兒不錯,很漂亮,孩兒有些惦記她,所以請姐夫代為照顧."
李淵罵了一句兒子好色,柴紹卻微垂下頭,心中暗道:"難道這是天意?倩兒讓我向謝木東瞭解那件事,到底是什麼情況?"
"那就這麼定了."李淵拍板道:"即刻通知各路出征兵馬,讓他們做好開拔準備,明日辰時三刻,準時出征.再有,曉諭大興城內百姓,就說大郎已經在潼關戰場打敗了陳應良小賊,老夫這次親自出徵,是去殲滅陳應良小賊的殘部和奪回潼關,鼓勵百姓明日到城外為我軍送行助威."
眾人整齊唱諾,柴紹也跟著答應,心裡盤算的卻始終是妹妹的言語,也決定儘快去和謝木東見上一面,然而很可惜的是,柴紹當天傍晚雖然進到了宮城接掌防務,卻一直忙於公事,沒能抽出時間去辦這件小事,僅僅只是交代了嚴禁騷擾宮人和保證衣食供給,不讓楊雨兒和她孃親餓著.叛軍諸將也各按命令列事,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金盔金甲的李淵親自率軍出征開拔,儘管準備倉促,儀仗不夠威嚴光鮮,但數以萬計的送行百姓還是給李淵長了不少臉面,相信東都隋軍已經不堪一擊的大興百姓渴望儘快結束戰亂,更渴望擺脫暴政苛刻,過上太平日子,扶老攜幼紛紛來到城外為李淵的出征大軍送行,焚香拜道感謝救蒼生於火海的叛軍主力,還有許多的大興名士聯名為李淵斟酒壯行,預祝李淵旗開得勝,一舉擊破助紂為虐的大興著名敗類陳喪良——對現在的大興城而言,陳喪良也確實是最大的敗類叛徒.
無比謙虛的接過了大興父老鄉親送上的壯行酒,一飲而盡之後,李淵舉杯大聲說道:"多謝,多謝各位父老桑梓的厚愛,請諸位放心,犬子李建成此前已經三次打敗暴虐酷吏陳應良,陳應良匹夫被迫退守潼關,老夫此一次去,就是為了將這個貪贓枉法,殘虐苛刻的酷吏貪官繩之以法,光復潼關城池,重新打通大興糧道.待到老夫凱旋之時,必然再次開倉放糧,賑濟百姓,諸位桑梓,你們就靜侯佳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