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這輕飄飄的一句話,看似告老還鄉,實則是一招以退為進的妙棋。
先是點出自己是三朝元老,深受先帝器重,對大商朝忠心耿耿,後世以告老還鄉鳴志。
你紂王不是對我新生忌憚麼?好,那我乾脆辭職不幹好了。
當然了,這其中也未嘗沒有一絲敲打紂王的意思。
如今各方諸侯雖然對大商表面上恭恭敬敬,但實則各早已各自暗藏鬼胎,在加上北放蠻夷時常南下,若是失去了聞仲這個大商鎮海之基的震懾,不出半年,大商必亂。
果然,被聞仲不輕不重的懟了回去之後,帝辛的臉上露出一絲尷尬。
如今朝歌皆傳太師府小公子出生天降異象之事,這無疑讓本就權力滔天的太師府聲望大漲,隱隱有蓋過他這個大商帝王之勢。
帝辛心裡自然是不舒服,剛剛喝了點酒,腦袋一熱,便將這話脫口而出。
“咳,聞府小公子伴異象而生,乃是天佑我大商,我看,聞公子將來必定可以傳承太師之衣缽,成為我大商頂梁之柱。”察覺到帝辛的尷尬,王叔比干舉起酒杯,打破了這個有些剛剛的氣氛。
“是啊,依我看,這小公子未來必定是人中龍鳳,此乃大商之幸,陛下之幸,萬民之幸也…”
“不錯,太師得麒麟兒,不僅是太師府的喜事,更是整個大商朝的喜事…”
“幸甚,幸甚…”有資格來參加聞太師公子滿月酒席之人,皆是心思玲瓏之輩,聽到比干的話,紛紛附和道。
“諸位愛卿言之有理,太師得麒麟兒,實乃寡人之幸,天下之幸…”
“來人,傳旨,封聞太師獨子…”
說道這裡,帝辛聲音頓了一下,目光移到聞仲的身上,和聲道:“太師,不知令公子可曾取名?”
“尚未取名,微臣乃是截教門徒,吾子自然也是截教門徒,犬子姓名,卻是要由我師尊金靈聖母來取…”聞太師含笑。
“既然如此,那寡人便賜予令公子一個空名聖旨…”
“封聞太師之子為麒麟侯,遙領陳塘關…”這個時代講究的是天地君師,師排在末位,但截教乃是聖人大教,帝辛雖是人皇,但卻遠無法與聖人之尊相比,自然也不好在取名這種“小事上”越俎代庖,徒惹聖人大教不快。
“嗡!”
隨著紂王聲音落下,整個院內瞬間一滯,隨即一片譁然。
饒是眾人深知聞太師在帝辛心中有多麼重要,此刻在聽到封賞後,也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殷商實行的是分封制度,輔以中央集權,官員共分為內服和外服兩種,在王室擔任各級官員的,為內服官,外服官則是個郡國諸侯。
在這個時代,諸侯國有著相當大的自主許可權,相當於國中之國,帝辛這個聖旨也就意味著聞太師這個獨子未來必定成為一方諸侯國之主,而“遙領”則意味著這孩子長大之後,仍舊可以呆在王室擔任重要官員,不必強制前往封地郡國。
尤其是這孩子到現在連名字都沒取,紂王下的還是一份空旨,這份恩寵,這份賞賜,可謂大商開過以來,從未有之。
想到這裡,大院中的眾人不由下意識的看向柳如眉襁褓中的孩子,眼神中充滿了豔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