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課程變得更緊張,而且又增加了一門化學。
如果沒有多一個陳意珊,沈馳倒也覺得得初三跟以往也沒什麼區別。陳意珊慢慢跟沈馳搭上了話,便時常以向沈馳請教題目為由向他問東問西,弄得沈馳不勝其煩
偏他問的又是與學習有關的沈馳只好耐著性子給她講解。
時間久了,隨著大家對陳意珊的瞭解,陳意珊也跌落了神壇,她的學習成績跟她的美貌完全成反比。
六門功課就沒一門及格的,這讓沈馳不由得懷疑她的顏值是不是拿智商換的。
不過這一幕落在其他人眼中反倒令陳意珊極接地氣,原來女神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也跟他們一樣,甚至成績還不如他們,頓覺陳意珊離他們也不是那麼遙遠了。
於是陳意珊的成績之差非但沒有招來大家的鄙視,反而令她人氣更甚,就連原先有些忌妒她的女生都開始跟她親近起來。
因沈馳去年期末考的時候考了全市第一,今年開年市裡評選十佳少年,全市只有十個名額,以前這種好事很少有縣一級學校的份,即使有那麼一兩個名額派下來也是很多學校搶得頭破血流。
今年沈馳當仁不讓的佔了其中一個名額可謂實至名歸,毫無爭議。進入初三後,學校為了重點培養尖子生,在第一個月月考就按成績公佈了排名,分了快慢班。
因為此次月考的成績決定了同學們自己能否進入快班,所以題型有些超綱,難度也很大,其重要性也比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要高。
而沈馳依然是毫無懸念的以年級第一的身份分到了三年級一班,成為一號種子。
縣一中每個年級有近300人,分為了六個班,陳建軍做了沈馳兩年的同桌,這次分快慢班,兩人終於分開了,陳建軍分到了三年四班。
而陳意珊原本也是分到慢班的,奈何人家家裡有錢,花錢把他買進了—班,甚至還被安排到了沈馳的前面一排。
值得一提的是,鄧雅欣以年級第二的成績分到了二班,成為了他們班的頭號種子。
分了快慢班後任課老師也全都換了,沈遲以前的班主任彭老師因臨近退休,改去教歷史了。
沈馳現在的語文老師是一名姓周的年輕男老師,先前教沈馳數學的王老師,現在成了班主任,依舊教沈馳他們數學。
最令沈馳感到意外的是,教體育的宋老師這學期竟然教他們化學!而且在教同學們金屬活性順序表鉀、鈣、鈉、鎂、鋁.......時,怕同學們記不住,他竟然用諧音的方式啟發同學們:「嫁給那美女,身體細纖輕,統共一百斤。」
同不們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不禁令沈馳對他刮目相看。
初三的老師講課進度都挺快,基本知識點都只是一帶而過,重點講的都是難點和易錯點,大家的學習氛圍也異常緊張,連一向散漫的沈馳都感受到了競爭的激烈。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油印試卷,這一切對於早已將高中課程都已學完的沈馳來說,與平時做的課堂作業並無任何區別。
沈馳能考多少分並不是因為他只能考這麼多分,而是試卷的上限只有這麼多分。
至於難題的解題時間,完全是由沈馳的寫字速試決定的,他字寫得有多快,解題時間就有多快。
在班級裡,沈馳是令所有老師感到最省心的一名學生,有時候甚至有任課老師直接讓沈馳上臺講那些難題的解題思路。
因為沈馳的優異,所以為自己贏得了許多的特權,比如說上課時可以隨意的看課外書。
在沈馳連續看了近兩年的生物基因方面的書籍後,終於能簡單的過用基因最佳化技術了。
利用放
假時間,沈馳對園子裡的那些玫瑰進行了基因最佳化組合,想看看能不能不透過嫁接的方法培育出一株七色的玫瑰來。
先前嫁接的那株七色月季被孫富強要去栽到了谷口的進門處。
進門谷口的孫富強讓人改建成了一座城樓,成為了聯營農場的門面。一進城門,停車場正中央就是那株七色月季,那株月季花在孫富強派人不斷的施澆靈肥下,此時已長至手臂般粗,主幹已經木質化,樹身長至兩米多高,已經長成一棵花樹了。
各種顏色的月季花開滿了枝頭,見者無不嘖嘖稱奇,那株月季儼然成為了聯營公司的招牌,孫富強派了一名村中老人,專門負責照料那株月季。
隨著嵩鎮的改造計劃完成,終於迎來了對外營業的日子。
市政府對自己打造的嵩鎮旅遊專案很重視,為了宣傳嵩鎮的旅遊經濟,甚至派了市電視臺的記者,為嵩鎮拍了一期專題片,專門對外宣傳介紹嵩鎮。
雖沒引來火爆場面,但效果還是有的,總算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前來觀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