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另一邊,陳寧陌與諸位進士乘坐的馬車,終於在黃昏時刻駛入了賽詩會營地帳篷內。
望著片片營帳相連,無數白袍才子人影攢動,陳寧陌露出了極其欣慰的笑容,微笑言道:“沒想到府州一帶居然有這麼多的才子,不錯啊,這麼大的陣仗,實乃可比我們國子監的詩詞雅集了。”
聽到此話,府州刺史姜太東臉上喜色更濃,連忙拱手笑言:“啟稟學士,下官至到任府州刺史後,一直致力於推廣儒學傳遍,弘揚詩詞文化,致力打造府州作為河東路的詩詞州郡,故而文學風華甚為昌隆,根據今日統計,今日共有五百餘詩社參賽,才子一千多人,如此人數,還是我們控制了規模的原因,否則參加之人更多。”
“五百多個詩社?”聽聞這個數字,新科狀元蔡確被深深震撼了,他連忙詢問高能道,“高能,你可還記得去歲國子監中秋雅集,有多少詩社參賽?”
高能撓了撓頭皮,言道:“似乎是二十四個吧,記得不太清楚了,不過我還清楚的記得可是我們一庫詩社獲得了頭名,對吧李兄?當時你可是見證人吶。”
聽聞此話,新科榜眼李霄白臉上的肌肉不禁扯了扯,露出了一副蛋疼的表情。
作為國子監負有聖明的李杜詩社社長,李霄白對於一庫詩社再是清楚不過了。
這個名字古怪、社員稀少、且還為剛剛成立的詩社,居然在去歲國子監中秋雅集中過五關斬六將,擊敗了李杜詩社及眾多詩社,取得了頭名。
而崔文卿在詩詞雅集上所作的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更是成為了絕世名篇,被當今文壇盟主歐陽修所稱讚為驚世之作。
可笑當時自己還以為崔文卿是剽竊而來,當場與之大起爭執,並當眾說出了《滿江紅·怒髮衝冠》的幾點漏洞。
誰料崔文卿這首詞並非抄襲剽竊,乃是他寫給振武軍大都督折昭的,而折昭正是崔文卿的娘子。
鬧得這麼一個大烏龍,李霄白大感憋屈丟臉,當場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好在今年科舉榜上提名,成為了一甲第二的榜眼,雖位居於蔡確之下,然好歹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著如此成績,李霄白才覺得自己終於又可以昂首挺胸了。
今番前來府州,李霄白雖然依舊記恨當日詩詞雅集之事,卻已經不敢開罪崔文卿,不料高能這廝哪壺不開提哪壺,當著眾人的面又提及了去歲中秋雅集之事,且還說他為見證人,實在令李霄白鬱悶憋屈不已。
然高能目前已今非昔比,且還是崔文卿的好友,故而李霄白也不好反駁他之言,只能順著他的話頭冷冷言道:“高兄,區區府州詩社,豈能與我們國子監的詩社相提並論,要知道國子監的學子個個都是精挑細選而來,文學風華更是為舉國之冠,豈是任何人能夠比擬的?
聞言,陳寧陌輕輕一笑,卻是沒有說話。
姜太東明白李霄白此言屬實,然這大實話還是令他心裡面很不舒服,捋須淡淡開口:“榜眼郎此話未免太過小看天下英雄,怎知我們府州就沒有才華橫溢的名士?”
李霄白輕笑道:“有是有,然比起國子監來,呵呵,不比也罷,相信大人明白的。”
此話落點,姜太東啞口無言。
的確,就憑府州一地,如何能夠與名士薈萃的國子監比?
說不定在這些國子監學子們眼中,府州詩詞雅集也不過為一場詩詞螻蟻之間的比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