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皇帝的詢問,朱靖垣趕緊整理了記憶中的資訊,把幾個經典方案扒拉了出來:
“我只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本來準備有時間仔細歸納之後,再單獨去跟戶部討論的。
“既然皇爺爺現在問起來,那我就先說個大概出來,請皇爺爺和諸位老先生們評判一下。
“第一個想法,是騰籠換鳥之計。
“比如把安南、暹羅、緬甸、呂宋、馬六甲、瀛洲及大明洋(太平洋)海島上的土人,集中遷徙到幾個島嶼上。
“例如棉蘭老島(菲律賓南頭那個島)、蘇島(婆羅洲東邊的蘇拉威西島)、落葉群島(索羅門群島)等。
“將這些島嶼作為土人保留地,在島嶼上建立新的土人藩國,安排專門的官員去管理和教化土人。
“第二個想法,是認祖歸宗之計。
“對吉國和天南等地的黑色土人,還有其他藩國的黑色土人和奴隸,對他們進行簡單的政治和軍事培養。
“教導他們西周時代的封建國家組織方式,將它們送去墨洲(非洲)建立黑人原始封建王國。
“太複雜了他們可能學不會,而且即便是西周封建王國,對於原始部落的中南部墨洲而言,也可以算先進位制度了。
“有了制度優勢,又有大明的物資支援,他們在墨洲內部的發展,應該會相對比較順利。
“他們應該能為大明開疆拓土,也能干擾泰西諸國對墨洲的侵佔。
“第三個想法,是衣錦還鄉之計。
“使用物件包括本土的緬甸、殷人奴僕,殷洲諸國的殷人國民等等。
“他們所掌握的知識,能夠學習到的技術和能力,都是遠超他們母國的土人的。
“我們可以將他們組織起來,給予專門的軍事、政治培訓,以及武器、裝備、物資資源,讓他們返鄉建國。
“操作方法與認祖歸宗其實類似,只是複雜度要更高一些,可以建立隋唐府兵制古典王國。
“緬甸僕可以去南洋保留地,殷人可以深入巴西、秘魯、墨西哥等地,重建殷商(編的)、印加、阿茲特克等殷人王國。
“我們支援的府兵制王國,是小地主階級的聯盟國家,相對西夷在殷洲實行的莊園式殖民統治方式,沒有制度上的劣勢。
“再加上大明的武器支援,他們應該可以與歐洲殖民地部隊對抗,如果有大明主力壓陣,取勝的機會應該不小。
“至於打敗播利瓦與孫馬丁為首的白鬼流寇,應該也是不在話下的。
“第四個想法,是一僕二主之計。
“在天竺、東墨、南墨、殷洲、天南等地,藩國內部的大明百姓佔絕對多數的區域,單獨劃分出來設立新的州府,由朝廷和藩國共同管轄。
“區域內純大明血統百姓,將得到與大明本土同樣的公民待遇,由朝廷安排的官吏管轄。
“非大明血統百姓,繼續作為普通藩國百姓對待,由藩國官吏自行管轄。
“這相當於對所屬藩國部分撤藩,給予作為社會主導地位的大明百姓以公民權利,激發他們的向心力,令其協助統治土人族群。
“第五個想法,是化夷為夏之計。
“這是世祖皇帝留下的,並且一直在執行的計策,主要用於教化朝鮮、日本、琉球三地。
“如今三地國民上層基本都是大明百姓後裔,中層皆為大明百姓與土人混生後裔,只有下層是原有土人。
“但是無論上層、中層、下層,都不知天皇、將軍為何物,通用大明雅言,生活與大明本土無異,可以併為本土了。
“留在大明本土的朝鮮、日本奴僕,應當參考仁武朝本土廢奴方案,根據情況轉化為僱工模式。
“第六個想法,是藩王朝見之計。
“令藩王攜其子女前往京師朝見陛下,然後要求其在京師留駐,並開始實行爵位考核繼承製。
“在京師新城周圍,選定一塊風景秀麗之地,令駐京藩王自行建設新的王府,促進京師的消費,減少失業流民。
“當藩王和子女適應了京師新城的繁華與熱鬧之後,應該就不會再留戀偏遠的藩國鄉下了。
“同時將外藩改為內藩,如今內藩與直省布政使司無異,外藩改內藩就是事實上的撤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