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馬桶上的喬治二世,當威爾士親王的時候,大概是1714到1727年的時候,年金是10 萬英鎊。
當時英鎊已經被掌管英國鑄幣局的牛頓錨定了黃金,1金盎司(31.1034768克)黃金價值3英鎊17先令10.5便士。
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直接按照金價換算,10萬英鎊就是2萬金鈔,約合後世的1億人民幣。
正好是朱家親王的十倍。
只不過威爾士親王是英國王太子封號,整個大英帝國總共就那麼一個。
大明現在除了不拿朝廷俸祿的藩王之外,活著的普通親王總共還有三十多個呢。
朱靖垣本來覺得,自己的親王年金領出來,就足夠自己開商行,或者說設計工作室了。
現在一下子拿到了一萬金鈔,威爾士親王六個月的工資,就更加是一筆鉅款了。
別說開貿易商行了,就是自己建個工廠,自己去造飛機,同時繼續發明其他機器,也都應該夠用了。
自己能發明的東西太多了!
朱靖垣在驚愕之後,思路也迅速的開啟了。
老皇帝開了支票之後,也在觀察孫子的反應。
發現他驚愕之後很快就開始思考,而不是單純的拿到鉅款的狂喜,就覺得非常滿意。
老皇帝在心中暗自點頭之後,再次適時的開口提醒說:
“大明朝廷官員不能直接經商,和談後你要繼續接受施政實訓,也就是在朝廷當官,不能直接持股經商。
“所以註冊商行的事情,記得用王妃……你還沒大婚,那就用你母親的名義去做,或者直接拜託你母親去忙活就行了。
“說起來你去年年底已經畢業了,現在可以考慮找個王妃大婚了,需不需要宗人府專門安排?”
朱靖垣立刻清醒過來:
“那商行就拜託我母親去做,至於王妃的事情……先不麻煩宗人府了,我先自己找找看……”
老皇帝聽了微笑點頭,然後再次提醒說:
“二十歲之前最好找一個,二十歲之後就沒機會自己選了。”
被催婚的朱靖垣連忙點頭:
“好的,我知道的……”
大明皇子、皇孫的培養,可以算是全方位的,但同時也考慮了本人的情緒。
二十歲之前,可以比較勉強的“自由戀愛”,而且找到的就是正妻,無論優秀與否,以後是王妃甚至是皇后。
除非搞出現代意義上的罪大惡極的事情,這個“自由戀愛”的妻子永遠享受正妻、王妃、皇后的待遇。
老皇帝自己的皇后,就是十六歲的時候自己找的,朱靖垣的父親是皇后生的,按照傳統是嫡次子。
二十歲之後,就得接受宗人府的安排了,堪稱強制催婚。
宗人府會從全國最優秀大學畢業生中初篩,完成背景調查確認合適之後,就會派人去私下裡接觸和溝通復篩。
實際瞭解對方的性格等情況,最終確認合適後,再詢問對方是否有意,成為某某親王、皇子、皇孫的妻妾。
得到允許後開始牽線搭橋,理論上不會強制,不過大部分女生不會拒絕。
朱靖垣的母親梁夫人梁雲英,也是這麼來到父親身邊的。
這麼篩選出來的親王妻妾,首先能提高生出優秀子女的機率,其次是有能力協助丈夫和子女,忙活一些家庭內外的事情。
朱靖垣拜託母親幫著開商行,是再正常合理不過的事情。
至於朱靖垣自己的王妃,第一個想法當然還是先自己找找試試。
自己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就到二十歲讓宗人府給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