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這實驗就算是真的成功了,那麼也是殿下的兩個創意,機翼形態和控制方式,在專案起了絕對主導作用。
“殿下出去僱兩個工科大學生來幹活,再去市場上購買材料和工具,老朽估計三五十塊銀元就能解決。
“殿下真的願意為了這區區三五十塊銀元,出讓自己非常有信心的飛行機器專利的三成收益?”
朱靖垣暗自嘆息,看來對方是真的不想為了這種不確定的事兒去走流程,稍微考慮過之後說:
“那這樣,我們不籤任何協議,如果實驗真的成功了,我就每年拿出一成專利收益,組織一個航空工業協會。
“航空工業協會的任務,就是推動和促進航空工業的發展,同時作為廠商與研究者們的交流平臺。
“相關的組織掛靠在工部,相應資金交給工部來管理,用於組織行業協會的活動。
“這種推動工業和技術發展的職責,工部應該不能再推辭了吧?”
鄒炳泰的鬍子抖了抖,頗為無奈的慢慢點頭說:
“好——殿下都說到這份上了,那老朽也就只能應下了,但還是那句話,終究要等實驗成功了再說。”
朱靖垣覺得,鄒老尚書還是沒怎麼放在心上,也沒有意識到這一成收益有多大。
這是整整一個行業基礎的一成啊,以後二十年內所有的飛機生產,都會涉及到這個專利。
更重要的是,現在八字還沒一撇的航空工業協會,未來的前途也是無可限量的。
不知道未來的那些工部官員,會不會為今天老尚書的決定而懊惱。
不過對方既然已經應下了,那朱靖垣就不再糾結了,趕緊換上另外的話題:
“多謝大司空,接下來所說戰艦設計吧,敢問大司空,艦船司可有使用全裝主炮集中火控的戰艦設計方案?”
朱靖垣終於說到今天的重頭戲了。
飛機和坦克的真正未來,都在十幾二十幾年之後,但無畏艦的未來就在眼前。
雖然說,以主力艦的設計、建造、測試周期,就算是怎麼加速也不可能在一年內完成。
所以現在新設計的戰艦,肯定很難影響到和談了。
但是議和談判結束之後,自己就未必有權力和資格,直接干涉戰艦的設計建造了。
同時,使用兩座四門大口徑主炮,配以若干次口徑火炮的戰艦設計,在這個時期已經近乎於標準設計了。
自己想要的無畏式戰艦,則是放棄那些固定的次口徑火炮,全部使用統一的大口徑主炮。
這種模式在後世看起來理所當然,但是在當時就是極端激進的思路。
軍方和工部的設計人員,在沒有直接的看到效果之前,無法直觀的認識到這種設計的作用。
關鍵是,主力艦的造價高昂,而且建造週期漫長,認識不到作用就很難下定決心建造,這就很容易陷入死迴圈。
歷史上的大英帝國,第一艘無畏艦隻建造了一艘用來測試,改進型也是隻是三艘一批次建造。
但是之前的傳統主力艦,一級五六艘是正常,甚至八九艘也有過,而且連續多年持續建造。
從1892至1906年,14年間建造了9級,共計52艘傳統主力艦,平均每年3.7艘。
由此可見,當時的大英帝國海軍,對於無畏艦的設計也是非常的謹慎的,就和早期大家對待航母一樣。
所以,朱靖垣覺得自己如果不趁著現在有權在手,強行推動無畏艦的設計建造,那可能就要等好幾年之後,才能看到批次化的無畏艦了。
自己現在的強行推動,可以讓帝國海軍提前幾年無畏化。
無畏艦一出,原有的戰艦全部淘汰,完全無畏化的越早,越能節省資源和提升戰鬥力。
所以哪怕現在暫時用不上,朱靖垣也要儘快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