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垣的父親,皇二子朱簡炎,目前有一個王妃和四個夫人,夫人是已經育有子女的侍妾。
五個妻妾總共生育了五個兒子,六個女兒,總共十一個子女。
朱靖垣在兒子中排行第四,上面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三個妹妹。
最上面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在畢業後,都被安排去了各地的衙門、廠商、衛所裡實訓和工作。
剩下的一個哥哥和弟弟,還在接受和朱靖垣相同的專門教育,兩個姐姐和三個妹妹在皇室和宗室的集體學校上學。
朱靖垣年底之前剛畢業,還沒有來得及安排出去實訓,現在有了議和的工作,正好不用專門安排出去了。
有哥哥和姐姐還沒畢業,朱靖垣這個弟弟卻已經畢業了,是因為皇子、皇孫的教育,與普通宗室的教育是不同的。
他們不在學校接受規定年限的集體教育,而是有專門的老師進行完全個性化的教導,透過日常綜合考察來判斷學習成果。
無論年齡多少,只要知識水平達到標準就可以畢業,而這個標準近似於後世普通本科生的水平。
朱靖垣去年年底透過的考核,前面有個哥哥還沒透過考核,所以朱靖垣先畢業了。
朱靖垣現在十五歲,知識近似本科畢業。
這看起來似乎非常的誇張,但皇子皇孫的教育是針對性的,實際效率比集體教育高很多。
朱靖垣四歲就啟蒙,到現在用了十一年時間,學完了小學到大學十六年的知識,相當於總共跳了五級而已。
現在家裡正好只有朱靖垣自己,需要在這個時間段自己起床,自己提前吃飯然後出去晨練。
朱靖垣來到家裡的餐廳,要了一碗肉粥,兩個包子,兩個雞蛋,一杯豆漿。
不緊不慢的吃完簡單的早餐,朱靖垣又稍微休息了一會兒,留下仍然迷茫著的兩個婢女,自己騎著馬出了門。
現在的京師順天府,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總人口已經超過六百萬人。
不過這個巨大的城市內部,被分成了涇渭分明的新舊兩個城區。
新城區在原有北京城正南方,中心差不在後世的大興區中部,現在是帝國北方的經濟中心,生活著超過五百萬人口。
這個新城區,是世祖皇帝光復京師後新建的。
他顯然是在當時就預見到了,工業化之後京城人口會迅速膨脹,膨脹到原有的城池根本無法容納的程度。
所以他修建京師新城的同時,對帝國首都的功能做了拆分。
新城作為新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原有的舊城作為政治和軍事中心。
新城原本修有城牆,而且規模比原來的北京城更大,但是也沒撐到一百年,就已經人滿為患了。
只能按照世祖皇帝留下的規矩,繼續向城西南、正南、東南三個方向擴建城區。
因為帝國完全不缺耕地,而且城區鐵路非常發達,新城沒規劃多少高樓大廈,導致城區的面積擴張速度非常快。
現在新城區的邊沿,已經鋪到涿州、廊坊一線了,有人建議以後往東南建,目標是跟天津城匯合……
舊城情況更加複雜一些,大清入關的時候,根據占房政策,城裡原有的居民都被趕走,所有房子分給了八旗和包衣。
京師光復之後,八旗和包衣們又被趕出去,世祖皇帝接收到的京師,是一座徹底的空城。
世祖皇帝趁著京師真空的時候,對舊城的建築做了整體的修繕,並對城市規劃做了更加合理的調整。
還修完了嘉靖年間修了半拉的外城,以西邊的金中都西城牆位置為西邊界,以北邊的元大都北城牆土牆為北邊界,然後向東也拓展相似的距離,最終合攏形成一個完整的方形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