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著扶蘇,鄭重其事地吩咐道:
“扶蘇,朕厚望於你,望你繼承朕之志,不失守土之責,護佑天下蒼生。”
扶蘇表情無比恭敬,對嬴政行了個大禮。
“父皇教誨,兒臣銘記於心。”
嬴政滿意頷首,接著說道:
“現在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做。”
“你好生研究一下,如何給法家披上儒家的外衣?”
扶蘇有點懵。
那這《掄語》算儒家嗎?
可以披《掄語》的外衣嗎?
......
永樂年間。
朱瞻基突然眼前一亮。
“我懂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說話不好聽的人,我把他打個半死,說話就好聽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個一起走,只要有我在,戰鬥力就相當於一個師。”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但凡打架,若是我猶豫了,對面就站起來了,若是我毫不猶豫直接開打,對面就被我打廢了!”
朱棣嘴角一陣抽搐。
大孫子誒,你還活學活用了!
朱棣一臉複雜的看向朱瞻基。
“你還是別這麼理解了!”
朱瞻基卻是一臉興致勃勃。
“我覺得還挺有道理的!”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爺爺,這跟您堅持要北伐的道理一樣!”
“首先要武力值爆表,打鐵還需自身硬!”
“其次不能猶豫,一猶豫,瓦剌就趁機起來了!”
一提起北伐,朱棣就來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