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升呢?”
在襄水之畔的義軍營中,曹操等來了援兵,但是卻都是步軍,也沒有他想著的那位黃漢升。
曹操明白黃漢升那等勇武,在戰場上意味著什麼,只要沒有同級的人物,或者三五個稍微差些的人物,那麼這等猛將在戰場上是為所欲為的。
想走就走,想打就能打,有這等人物,戰場上就可以保證不死了,所以曹操很重視此人,另外這位也是荊州士族,南陽地方豪強的關鍵人物之一,交好此人,百利而無一害。
“啟稟曹都尉,黃將軍令吾等前來援助,他的去向,吾等不知。”
看著天色,逐漸已經接近黎明,曹操也沒辦法了,黃巾軍在天亮的時候肯定會發起攻擊,他如今也就這萬五餘人可以用了,黃巾騎兵的數目,斥候已經探查出來了,差不多也是萬五餘人的騎兵,這是一支有著很大威脅的力量,稍有不慎,他可能就會被斬殺在此。
以同樣數量的步軍戰騎軍,勝算不大,但是卻更不能跑了,一旦逃了,沒有營壘的保護,那麼就更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傳令,全軍將士各賞燕金一枚,戰後發放,以吾曹操之名擔保!”
說出此話,曹操轉向看向孫堅和袁術兩人,說了要害,兩人也都起誓做擔保,此時只能重賞了,士氣低迷,時間倉促,不重賞難以鼓舞士氣。
燕金是北域鑄造的金幣,價值萬錢,而燕金想要兌換,拿五銖錢去換的話,估計要倍數,要是那純金去換的話,也得折價三分,如今全軍將士約一萬五千人,這基本上就得兩千金,算是兩萬萬錢了。
兩萬萬錢,哪怕再多上幾倍,南郡也值這個錢,皇甫嵩不報銷,劉表也會報銷的,但是如今只是為了一場勝利,卻要花費這麼大價錢,只是曹操也不得不花。
黃巾之名,上下吏士並不怕的,可是如今士氣低迷的狀態下,兵無戰心,不是不怕就能打敗敵人的,所以這錢必須花。
若是皇甫嵩來統領,那麼就可以不用花這錢,他們三人,卻必須要花,因為他們固然可以瞧不起黃巾,但是黃巾卻是真正的打了勝仗的。
他們幾人,有名將之姿不假,他曹操,在中原大戰黃巾,可終缺乏獨領兵馬並取得大勝的實質戰績,都知道,那是皇甫嵩和朱儁打的,他曹操雖然出了力,卻也不是主力。
江東猛虎孫堅,這也是名將之姿,可卻是一個被黃巾屢屢戰勝的“逃跑將軍”,若不是跑得快運氣好,說不得孫堅的頭顱已擺在江陵城頭風乾了,起不到鼓舞士氣的作用。
左側站著的袁術,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袁氏名聲是不假的,袁術本事也是有的,可是袁術本身威望不足,要知道名將除了平穩發揮這一基本素質外,就靠名聲來鼓勵己方士氣,或威懾敵方。
名聲,是戰略資源,也是戰術資源,他們這些人,沒有名聲,也沒有萬夫不當之勇,也就只能撒幣了。
別人不瞭解曹操,但是孫信是瞭解的,更是知道曹操的一些招術,比如那一些和曹操有關的成語,眾所周知的就有望梅止渴,諱疾忌醫,割須棄袍,味如雞肋,兵貴神速,偃旗息鼓,堅壁清野等等。
如此人物,遍數華夏曆史數千年,也是少有的,孫信不得不重視,不敢不重視。
如今曹操的作戰風格也是很穩健的,據孫信得來的情報,曹操去年在中原和黃巾作戰時,能把斥候派到數十里之外,不可為不謹慎,而接戰時,又喜歡示敵以弱,擅長田忌賽馬的戰術,用六成兵力跟你八成兵力打消耗,等都拖成疲軍,再以絕對優勢的預備隊打強勢反衝鋒,一般的軍隊根本防不住這一手,一潰就徹底潰了。
就比如這次襲擊,本來是準備夜襲的,然後以優勢軍力圍困襄陽城,可是卻被曹操早早的發現了,這自然也就夜襲不成了,只能打硬仗了。
襄陽城也得全力去打,為此,還得牽制這城外的這些漢軍,孫信是不得不親自前來,他的大旗一直未撤,就是告訴漢軍,黃巾主力在此,以此迷惑,另派大軍渡過漢水,連夜繞道偷襲襄陽。
……
孫智目送孫勇帶著大小吏士散去備戰,他下了城牆,首先是取下俞涉血淋淋頭顱,命人通傳城內仍舊頑抗的漢軍,巷戰不容易打,也是傷亡最大的,能瓦解一下敵人的戰鬥意志,就是最好的。
命人去傳首之後,孫智又來到桌案前,取出一片燕紙鋪好,研墨。
燕紙,是北域之物,出自燕國工坊所制,和以前的蔡侯紙不同,燕紙是那位大漢長公主就封燕國之後,特意命人研製而成,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一經問世,就為文人墨客所吹捧,用燕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
燕紙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強,不易變色,燕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效能。
寫字、作畫“墨分五色,”即一筆落成,深淺濃淡,紋理可見,墨韻清晰,層次分明,少蟲蛀,壽命長,所以哪怕價格高昂,但是也成了天下通行的紙張,畢竟再怎麼貴,也遠遠比不上布帛。
黃巾雖然出身窮苦,但是佔據了南郡之後,也發達了,自然買的起紙,而這裡的宣紙,則是皇甫嵩留下的,財物、兵甲,皇甫嵩可是留下了不少。
孫智書寫:“已破襄陽,進圍南陽在即,速調兵馬北上,皇甫嵩已逃離,未竟全功,漢軍定會全力來攻,宜速來。”
隨即吹乾,然後轉手遞了出去:“命人傳往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