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是季漢唯一的視窗期,唯一的機會。
若是錯過了今年,魏國內部整頓完畢,涼州也將再也沒有這個機會。
這是數十年來,魏國逐漸不再重視邊防的一個視窗期。
很多時候,弱者面對強者時,通常只有一次機會。
你面對巨無霸敵人的最大一次機會,通常是集中全身之力,去爆破巨無霸敵人沒有防備的一個點,隨後無限放大戰果。
之所以說只有這一次機會,是因為當強者知道你居然想要取他而代之且有能力後,強者通常會對你開始重視。
只要強者重視了,那麼弱者也就失去這個機會了,這個可能唯一的機會。
而在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弱國可能僅有一次機會掀翻強者,把握不住,失去了這次機會後:
你的技戰術打法會被研究;
你的將領履歷和習慣都會被細細探究;
你的後勤水平會被估算成你出兵的機率和重點方向;
總之,你再想搞出血洗人家的一邊倒戰役,基本上就太難了。
當然,太難並非不可能,前提要有絕世無雙的戰神和天子般的好運氣。
而在整個三國時代,強者被弱者暴打,即便強者超級重視後,正面戰場基本仍然沒啥好辦法的案例只有一次,曹操舉國圍剿關雲長。
當年,關將軍統率的漢水陸戰隊有一個特殊優勢,這種上船能水淹七軍,下船能鹿角十重的水陸來回切換的部隊實在罕見,曹魏本來就沒有靠譜水軍,而且那年十多天大霖雨的加成不可複製。
這就是有絕世無雙的戰神和天賜一般的好運氣的典型代表。
而在這個時代的戰爭中,其實強國面對弱國時有著很多黑天鵝事件般的隨機超大風險,比如項羽滅秦,韓信滅魏、趙、齊,這都是一戰滅國。
之所以會出現一戰國滅的情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國家動員能力較低,要是真的出現一戰將國家精銳打沒了的情況,短時間內緩不過勁來人家就兵臨城下了。
項羽在鉅鹿一戰幹滅了王離的長城軍,隨後天下大勢顛倒,而若是再給秦一個緩衝的時間,秦國再次集結十萬帶甲之士,這是可以辦到的,那天下之爭,就要再起波瀾。
韓信在井陘背水封神一戰打垮了趙國的精銳,隨後整個河北風聲鶴唳。
而在建安末年司馬懿曾給曹操算家底,為的就是和關雲長一戰!
而算來算去,當時曹操掌握的天下中的兵員就那二十多萬,曹仁的荊州軍已經被打的還有數千,于禁的七軍精銳全部報銷,徐晃帶的是新兵,曹操玩了命又給調了十二營的兵過去,那不過又派去了一萬多人。
而掌握著天下一半的曹魏,最終這一萬多人是曹操前前後後從各地擠過去的。
實在是,數戰皆敗,短時間內實在是抽不出兵了。
哪怕你的國土是如此的廣袤,可是一時間,也就那二十多萬士兵,襄樊已經至少被打沒四分之一了,其實已經到了崩盤的臨界點了。
而在當時,曹操放在淮河一線兵團已經被調空了,此時孫權若是撲上去,那麼徐州輕易可得,何至於偏安一隅!
如果當年,關將軍沒被孫吳偷襲,這一戰就是曹操再擠出兵力來,關將軍就是遭遇最壞的情況,也還是會劃漢水而治,屆時樊城前線不要說再被關將軍來個水淹七軍級別的戰役了,就算是關將軍後面在對峙過程中將徐晃新招的那幫新兵吃掉,很可能曹魏的整個防線就坍塌了。
所以說短短時間內,並非弱不能勝強,只要你有吳起、項羽、韓信、關雲長,並且沒有糜芳那種隊友,因緣際會下是會創造奇蹟的。
弱者顛覆強者是十分之難的,這種情況至今也是罕見的,至今大概有三種可能:
而在雙方充分重視的情況下,出現大神級操作一波流打哭對手,比如項羽。
強者對弱者不重視,被弱者一刀襲擊打爆,隨後天下對你強烈不看好,比如昆陽之戰。
弱者具有制度性優勢,強者無法複製,使得弱最終積累後勝了強,比如秦奮六世之餘烈,終而一併天下。
而在歷史的車輪正式來到三國時代後,那位給三國時代扛後腰的人其實隱隱然也屬於上述的那種軍神級人物,而且老天一度也給他短暫的開了逆天的最後一次視窗。
當時曹魏的整個西北基本上算是無防備的,蜀漢、孫吳儘可滅之,當時曹魏已然有著小視天下之心,只以為這天下,統一也就在數年之間了。
而在當時,蜀漢內部,夷陵精銳盡喪面對北軍信心不足,嫡系幹部隊伍斷檔所託非人等等一系列原因,雖然奮力一搏,但最終使得丞相併沒有抓住那次機會。
而隨後,整個曹魏不僅開始高度重視帝國西北,並且在丞相‘士卒已練,八陣已成”的最後兩次北伐時,調過來了另一位和他一個級別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來對丞相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