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為陳國國內網路服務的是陳國的國家電訊運營商,可隨著星空集團的新型量子通訊衛星發射完畢,向陳國全境免費的ifi服務後,電訊運營商在陳國的無線業務也肯定是一落千丈。
畢竟有免費的東西用,誰還會去用付費的?
32網路沒有普及前,肯定是夠用的,量子通訊的延遲可是很低的,甚至和有線網路相比也是不差的,對於使用者體驗來說也無可挑剔。
按照星空集團的設計,預計一顆通訊衛星的使用年限大概是1020年,成本大概在2億華元左右,總計發射通訊衛星共計36顆,算上火箭的發射成本,這個計劃總體花費在300億華元左右。
這算是比較便宜了,釋出會上楊伊沒有說的是,所有衛星都需要用到“周天”基帶晶片才能連結,可以預見,以後只是基帶晶片就能把這錢賺回來。
整個通訊衛星的生產線現在位於陳國,考慮到其中的量子通訊技術的原因,所以這條生產線也成了目前星空集團中,自動化最高的生產線,95的生產程式都由機器操控完成。
這種設計雖然導致了生產線的成本翻倍,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削剪了生產衛星的人工成本,甚至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投入還是值得的!
未來進入星空時代後,大部分人都要轉職成為工業人口,可不是讓這部分人去挖礦做體力工作的,而是要轉職成為操控機器的人。
但無論怎麼說,涉及到太空的專案,依舊非常的燒錢,就比如現在,整個計劃最花錢的就是發射的火箭了,不過這方面等以後太空電梯建成了,情況肯定是要好很多,運輸成本縮小到百萬分之一都有可能。
陳國方面還要依靠有線網路,但是蘇拉威西已經不需要了,對於蘇拉威西,開放的是72的網路,和雷軍合作,免費轉讓部分技術,讓雷軍推出小米的低端機,基於“周天”基帶晶片的低端智慧手機,全套技術,專利上也沒有任何成本問題,整套智慧手機的成本甚至控制到了500元以下。
甚至隨著配件的規模上升,成本還能再降低,這部手機將在蘇拉威西開賣,價格定在華元499元,銀元165元,美元100元,其他地區和國家價格將會稍微高一些。
蘇拉威西的當地電訊運營商,只能黯然撤出這個傷心之地,楊伊幾乎是以白送的價格並接手了其全部介面裝置和人才,重組後併入蘇拉威西資訊部,裝置沒什麼用了,但是人員還是有用的,畢竟從事這個行業的還是要一定門檻的,相對來說也是高階人才,在這個島上也是很重要的。
拋開一切技術面不談,星空集團的免費通訊計劃一經推出便獲得了陳國和蘇拉威西大部分人的好評,無論你是在家裡還是在深山野林,只要你擁有一部攜帶著“周天”晶片的智慧手機,那麼就能連線上星空通訊衛星的訊號。
一開始,楊伊宣佈透過衛星向陳國以及蘇拉威西全境免費通訊訊號時,國外那些專家是不屑一顧的,然而當他們發現,星空集團真做到了的時候,這些專家教授則是全都傻了眼,各大學和科研機構都開始翻星空集團實驗室最近發出的論文。
這項劃時代的技術,首先反應的不是那些專家教授,而是全球各個地區的通訊運營商。
對於他們來說,這簡直是個噩耗!免費ifi?全球覆蓋?這簡直是搶錢!
和星空集團一邊談判,然後多家媒體連夜發聲,質疑星空集團的免費通訊計劃,或將違反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印尼、菲律賓等陳國和蘇拉威西周邊鄰國的法律,電信行業牽扯到太多的利益鏈條,就算是華國、陳國都在支援,也不可能面對這些反對聲音。
這是逼著這些通訊運營商升級網路,畢竟星空集團的36顆通訊衛星承載能力有限,上限五億人的32網路,對於工作娛樂來說,是不夠用的,畢竟現在有線網路已經
進入到了100時代,正在朝著1000邁進。
這些通訊衛星只能32嗎?這自然是不可能的,目前的極限是72,但是承載人數將會下降一半,實際上目前承載人數的極限大概是610億個終端,為了不造成更大的影響,楊伊才沒有公佈出切實的資料。
畢竟要給外界一個緩衝,楊伊打算是未來逐步進行解封,兩到三年內解封到10的網速上限,五年之後想必太空電梯也有了成果,到時候就可以把各個衛星進行升級,承載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人數,到了那時候,通訊運營商們才會真正的到了末路!
蘇拉威西的地理位置優越,這是楊伊計劃的重要根據之地,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島形奇特,類似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k”,由四個半島向東北方、東方、東南方和南方伸出,多高山深谷,少平原的地貌不用擔心任何的颶風。
整個島的規劃設計也需要整體來考慮,軍事角度的防禦,商業建設、港口建設,工業區和居住區的劃分,環島高速鐵路和境內的低速鐵路、公路。
印尼的基建基本上沒有多少能用的,這方面實際上還好辦,只要花錢就行了;但是對於現在還有的幾百萬島民,卻是缺少合理處理的方式。
首先是全民教育,這方面的投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好些年之後才可能見到成果。
“我有一個建議,從基建方面開始考慮,建立住宅區,強制入學……統一文字、語言……農場、林場、漁場和工廠統一分配……實行最低配給制度……反對派仍舊遷往婆羅洲……”
對於這個提議,楊伊覺得很不錯,提議的人是楊伊冊封的第一個地,從天地御冊當初在那個世界演化的nc中拉出的一員,當初楊伊最重要的文臣杜如晦,當年大隋的尚書令魏王杜如晦。
……
烏雲遮擋星月光芒,讓海面顯得愈發深沉,黑暗的潮水來回拍打著岸邊的混凝土立柱,飛濺的水花被風吹起,鑽過敞開的窗戶飄進立柱之上的樓棟,帶來海風的氣息。
不知何時天上下起了雨,億萬水珠從天而降淅淅瀝瀝灑落下來,擊打在樹葉、屋頂、陽臺、沙地,以及海面上,演奏出綿綿密密卻又層次分明的細碎雨聲。
這聲音混合著風過樹梢的嗚嗚聲,一起穿過門窗縫隙和紗帳鑽入屋內眾人的耳膜,恰到好處的壓制了眾人腳下浪花拍柱的嘩啦聲,在這樣的聲音裡睡覺,非但不會被吵醒,反而像是有人輕聲哼唱搖籃曲一樣,讓眾人睡得更加安詳深沉。
然而,在這個昏沉雨夜裡,卻不是誰都在睡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