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視著大殿中的群臣,沒人敢和劉邦對視!
漢帝多年的威嚴猶在!
此時,天色忽然暗了,大雨忽然傾盆而下!
在號角聲漸次消散在雨幕中的時候,來自隋軍大營之中的戰鼓擂響。
沉重的鼓聲穿透綿密如瀑的雨水,傳遍了龍城之外的每一座軍營,讓進軍的號角聲劃破雲空。
鼓號的助威聲中,無數個漢軍著裝的敵人朝著龍城湧來。
在他們身後,是玄黑色衣甲的隋人組成的軍陣,這是支撐著這些漢軍反戈之後,朝著原本的國都奮勇上前的最直接的原因。
不同於散亂的漢軍,隋人的軍陣哪怕在大雨中也是嚴整,黑壓壓的卻像是一頭頭穿梭在山林中的熊羆,比著野獸更厲害的是,他們手中皆帶著利刃。
隔著雨幕,看著隋人的人數雖然人數不多,除了那些壓陣的步軍之外,也就幾支到處遊弋的玄甲騎軍了!
最重要的就是那一杆高高豎起的“嶽”字大旗了,沉甸甸的如同是裝在船艙最底層的壓艙石穩定船隻一般,控制著戰局不會偏移到其他方向。
劉邦雄威猶在,還能控制著群臣關閉了龍城的內外城門,此時他親臨第一戰線,站在城頭上,看著此時紅黑色交加的敵軍!
彷彿想到了當初彭城之戰的時候,他也曾躊躇滿志,意欲將霸王一舉坑殺,然後就遭到了幾乎身滅的大敗仗!
此時,龍城的四面八方同時受到攻擊,而主攻的方向,不是敵軍大營所在的北面,而是南面,也是劉邦御駕現在所正對著的位置上。
龍城位於幷州腹心之地;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自古以來就有“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美譽!
當然龍城也是名副其實,當得起讚譽!
地理位置險要就不一一贅述了,太行山雄居於左,呂梁山巍峙於右,雲中、系舟二山合抱於後,龍城平原展布於前,汾水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因此只剩寥寥數條道路可以攻到城下。
又引汾河圍繞全城,等於是有了數里寬闊的護城河,因此可以將用來守城的兵力集中到幾座城門來,這樣的防禦力當然遠比分散守城要強得多。
“也只是如此而已!”
看著城下那些叛賊此時正蜂擁而來,劉邦卻似傻了般縱聲大笑,他看出了隋人可能使用的攻城手段,驅使如此之多的降兵前來,怎麼可能還有別的用處?
雖然還要防著隋軍精銳乘隙攻來,不便派大股主力出城驅趕城下的叛賊,實際上他也不敢派,這時候在城內,他還能控制住局面,若是放出城去,誰知道這些人中有多少叛賊呢?不過他還有其他更為合適的軍隊可以指派。
看到正當面的那些叛賊各自簇擁著各種的攻城器械向城下湧來,劉邦毫無動搖的下令道:
“御林軍出陣!”
南城的城門吱呀呀的開啟,正在背後的隋人押隊下衝到城下的一隊叛軍探頭向裡面一看,立刻臉色大變的向兩側逃去。
一匹匹高頭駿馬從城門中魚貫而出,在城門前稍稍整理了隊型,便立刻向前猛衝起來。
大漢國的“御林軍”,可不是尋常之國的御林軍,而是代表著大漢榮譽的傳奇兵種!
而且是最頂級的傳奇兵種,傳說中的汗血寶馬,是“御林軍”的標配!
在漫天大雨的傾覆下,汗血寶馬衝出城門來,踢起一團團水花,每走出一步都能引起地面的顫動,數丈寬的城門大開,千斤閘捲起,數十匹汗血寶馬並排著一起狂奔,猶如山頭上滾下來的萬斤巨石,其勢無可阻擋。
從城中奔出的汗血寶馬,直直衝進了正要將諸多攻城器械堆到城下的叛軍之中,也不管是敵是我,這些曾經的同僚,將人衝飛,甩在地上,繼而再一一踏上去,一頭頭猶如嗜血的巨獸,嚎叫著,用力踩踏腳邊鬼哭狼嚎的敵人,脆弱的人體在這般陣型下,就像是不小心落到腳底的泥人一般,被踏得稀爛。
看著一眾叛軍只是一個衝擊,就拼了命的逃散開來,空留下一地攤開來的血肉,在城頭上冷眼觀看的劉邦,只略作猶豫,便猛地向前一指,“給我衝一下!”
如果在這時候能給隋人迎頭一擊,接下來的防守就能輕鬆許多,大漢國未必不能得到喘息之機。
他心裡也很明白,他的臣子們不見得是已經全心全意的叛變了,如今只是大勢之下的選擇罷了,大漢國若是能有喘息的機會,未必不可能爭取回一些人心來!
聽到城頭上的將令,領頭正沉浸在殺戮的興奮中的御林軍,就毫不耽擱的調轉方向,對準同一個目標直奔壓陣的隋軍而去。
汗血寶馬作為千里馬,體型就非同一般,比著普通的駿馬還要高大許多,能騎上汗血寶馬的軍士,也是身高馬大的,加上一身的盔甲,幾乎都有千斤之重!
大漢國的御林軍在此時列成騎牆,上百名騎上並肩而行,速度越來越快,近千斤的體重衝刺起來,地面在此時都開始震顫起來。
城頭上的漢軍也配合著開始高聲唱起凱歌,他們的歌聲隔著遠了,本來應該是很模糊,但城外的隋軍戰旗下觀戰的岳飛卻是清晰可聞!
岳飛身旁此時立著一人,此人身形修長,蜂腰猿背,直如一俊秀的讀書人一般,可是看著他的正面面相,誰都能認出他來了!
此人目生重瞳,身有異象!
“御林軍……嶽帥,允我帶著驍果衛衝上一衝!”
岳飛此時搖著頭說道:“魚將軍不要急,還不是時機!”
岳飛有著自己的考慮,此時他拒絕了魚俱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