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步則是用模具製作泥磚模型。
將踩踏好的柔軟混合泥,用力放入成形木框架裡,並用木板搗實拍平後,將木框提起來,就形成了泥磚坯,放在平地上晾乾。
曬乾之後的泥磚,就可以用來建房子了。
這樣的泥磚,一塊能頂三四塊普通的紅磚。
在賙濟民小的時候,可沒少幹這活。
鄉下農村,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建造這樣的房子。
不過,還有瓦片、橫樑和石頭等,這些材料,都省不了。
黃小花不願意接受賙濟民的恩惠。
卻願意去秦家莊、劉家大隊等借錢。
只有建起大房子,這個家才算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她不知道的是,她從秦建國那邊借的錢,其實就是賙濟民的。
也不多,攏共就十五元。
建房子最大的兩筆開銷:瓦片和泥瓦匠。
再算上黃小花平時省吃儉用的2元5毛3分錢,她認為足夠了。
橫樑還是她進山砍伐的,村裡的叔伯也幫了不少忙。
現在就差泥磚和石頭了。
「行,你們也不要太累了,兩千塊也差不多了,等國慶過後,就要開始挖地基了,十月中之前得建好,要不然到時候冷風過境,你們可就苦了。」
黃小花卻笑著表示,她們都不怕苦,只要有希望,就什麼都不怕。
說著說著,卻流眼淚了。
賙濟民知道,這是想她父母了。
可他也無能為力啊。
從黃家村離開的時候,賙濟民的心情已經好多了。
後座上的小金魚,卻還唸叨著哪個是盼娣哪個是來娣。
主要是黃小花她們家有一對雙胞胎姐妹,長得一毛一樣,要是隻看臉,那真的是傻傻分不清呢。
聽著她稚嫩的聲音,賙濟民的心情更好了。
17號這天是週四,工廠還要上班。
在大家都忙著鍊鋼鐵的年代,中秋放假都成了奢侈。
所以僅有半天假期而已。
從城外回來的時候,工廠的幾根大煙囪還在釋放著濃濃大煙呢。
把小金魚送回家之後,下午,賙濟民又回了一趟北大。
「老師,月餅還吃吧?」
進入主任辦公室,賙濟民便笑道。
段學復笑著應了一句好吃,你師孃可唸叨你了,想問你什麼時候有時間到家裡一趟。
賙濟民沒有明說,只是表示有時間就會過去。
燕園裡,可是住了不少大名人。
等再過幾年,唉,日子肯定難過咯。
所以,他可以稍微親近段學復,但不會交往過甚。
就是怕燕園裡的其他文豪。
而數學是非常純粹的,學數學的這群人,也都比較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