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20畝,用來安置之前的楓樹、人參、竹子、家禽等,剩下的80畝田地全部被用來種植粗糧:番薯和玉米。
轉過天,劉建明他們便向賙濟民表達了震驚的情緒,也提出了不少問題。
但後者直言表示,圖紙已經畫得非常清楚了,有問題的話,先造出來再說。
另外,就是關於相關零部件的配套機器如何製作,技術圖紙他會在未來半個月內,全部拿出來。
不過,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他必須得到汽車公司三大領導人的聯合簽名,確保他在半個月後可以返回京城。
關於這一點,劉建明做不了主。
於是,把陸紀一等汽車公司的三個領導請了過來。
對於賙濟民的訴求,陸紀一非常尷尬,還想著忽悠前者,不想簽字。
“不簽字也可以,我現在自己走路回京城,我看誰怕誰?”
得,唱紅臉的一把手開口了,緩和了僵局。
先是表達了對賙濟民這位人才的喜歡和讚揚,並且竭力挽留。
配車配房等等,全部許諾,就是希望賙濟民能留在汽車公司。
但,這個不可能!
又一次被回絕了,三大領導都心裡不爽,但又無可奈何。
最終,只能給賙濟民簽了字,但在時間上卻不是半個月,而是一個月。
這也很正常,畢竟技術落地不簡單。
而且有了前天的失敗,他們將會更加謹慎。
“行,一個月就一個月,但是如果到了那一天,你們還再拖延的話,別怪我真不講任何情面了。”
三大領導何曾受過這樣的氣?
可沒辦法,只能陪著笑臉。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劉建明這個專案副組長的位置,被賙濟民替代了,前者成了打下手和協調的存在。
賙濟民需要的不只是技術員參與進來,並且還需要那些七級和八級工人。
他讓技術員和高階工人分為六大板塊,每個板塊負責其中一部分技術。
比如發動機氣缸、氣門室罩蓋、火花塞、排氣歧管、油底殼和油泵等,以及相關零部件等。
每個板塊都有一個技術負責人和八級工負責人,並且每個小分組的人數都達到了一百五十多號人。
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來,汽車公司擁有的七級和八級工,比軋鋼廠多得多。
劃分好之後,便是配件技術的第一次磨合,以及改造製造這些配件的機器,再到提升效率,總共三步走的計劃。
只是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陸紀一他們三大領導都興奮極了。
很明顯,他們這次是賺大了。
按照這個計劃,加上週濟民提供的詳細技術資料。
那麼造出一臺完全屬於自主研發的汽車發動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難怪劉建明對賙濟民讚不絕口,難怪軋鋼廠的楊廠長不願意放賙濟民離開。
這一刻,陸紀一他們才有了深刻的理解。
東北,鴿子市。
跟京城那邊不同,這邊的鴿子市沒那麼多,但是真的好熱鬧啊。
似乎他們不害怕被抓到一樣。
其實也不是不害怕,而是都快要被餓死了,還怕什麼?
“同志,您這邊的粗糧,怎麼賣?我想多買一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