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工人加入工廠之後,一般都需要經過三年的實習期。
如果三年的實習期內表現優異或者技術很厲害,可以特許透過實習期,但每個工廠,每年就那麼幾個名額,又怎麼可能那麼簡單呢?
其次便是從一級工人到六級工人的技術考核了,每年透過考核之後只能升一級,除非是有重大技術突破或者創新,要不然只能按部就班地透過考核才行。
所以,從加入工廠當工人開始,到六級工人,按照普通人的標準,最少需要九年的時間。
綠洲新城是從一九***年建立的,今年是一九七四年,十年了。
在這個地方待了十年,還沒能感化你?
以現在綠洲新城的生活舒適度和日益更新的科技,早就可以吊打外界了。
什麼動物園、花園城市、綠化環保的交通工具等等,哪一項不比外界強?
還有就是從綠洲新城前往崑崙山腳下這一條最美風景線公路,每到節假日,這條路都有不少人遊玩呢。
又因為綠洲新城這邊有不少外國人,他們的重要節假日,其實跟內地這邊是分開的。
因此,諸多手段下來,十年都還不能讓人歸心的話,賙濟民怎麼可能相信呢?
再者說了,成為九級研究員或六級工人,只是擁有申請家人來到綠洲新城的資格罷了。
然而,想要擁有寫推薦信資格的人,卻很少。
因為擁有這個資格的人,最少也是副教授級別了。
而推薦信這東西是最有可能傳遞訊息的,但這信件又不是直接對外傳送出去的。
在過去,所有的信件都會由賙濟民統一處理,基本上不會放過任何漏網之魚。
更何況,這些能寫推薦信的人都不是傻子,就算有極個別想不開的人,這麼多年下來,也知道什麼情況了吧?
綠洲新城跟鐵桶一樣牢固可靠,外界根本進不來,裡面的人想要出去,也是困難重重。
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放棄了考試,還剩下百分之十的人,能透過的也不會很多。
歷經一週的時間,考試總算完成了。
所有透過考試的人,都收到了通知,會在兩天後開始最後一輪面試。
其中參與到面試的人就有劉文典、楊士魁等人,這幾人都是白頭鷹那邊的超級天才。
此次是受資本家的委託,參與到綠洲新城的考試。
目的也不言而喻,就是想要偷技術的。
資本家也是深知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所以咬牙跺腳,狠心地把劉文典和楊士魁等人送來港島這邊了。
長城大廈,面試開始。
總共有三百七十八人參加面試,並不算很少。
但其實,在幾天前,長城大廈這邊可是有八十多萬人報名參加考試的。
換句話說,僅僅只是報名費,長城大廈這邊就收了四億港幣。
只能說恐怖如斯!
如果沒有報名費作為第一道關卡,只怕參與報名的人會超過好幾百萬。
這很正常,因為龍宮號空間站和一億美刀的酬金,實在太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