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賙濟民這人十分精明,還是怕有人不贊同。
因為現在是穩定為主,肯定不能搞這些冒險計劃的。
不想計劃擱淺,賙濟民也只能兵行險著了。
聽到這句話,賙濟民靦腆地笑了笑,沒有回應,而是轉移了話題。
「其實我們綠洲新城現如今的登月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如果是我自己來說的話,現在登月,其實並不難.......」
「領導們,如果有時間,我還是希望諸位領導可以去我們綠洲新城做科研考察,我相信我們綠洲新城現在的精神面貌,比幾年前,有很大不同......」
領導們聞言一笑,當即便表示沒問題,到時候會通知綠洲新城方面做好準備的。
賙濟民笑著點點頭,「我們隨時做好準備,歡迎各位領導的蒞臨考
察....」
從文津街出來之後,賙濟民就回了南剪子衚衕的家。
現在,只有兩個孩子跟他回來京城了,周秉良和周曉白在這邊備戰高考。
他們準備參加京城這邊的高考,希望可以考上京城大學。
其實新城那邊有好幾所大學都非常不錯,甚至比京城這邊的大學都要好。
但底蘊方面來說,比北大清華這幾所大學還是差了不少。
而且,周秉良這裡兩個孩子,都比較喜歡四合院建築。
回到京城之後,如魚得水,喜歡得不行。
相對麻煩的是,賙濟民每星期都必須給他們兩姐弟出考題。
有些是從新城那邊拿過來的考題,有些則是賙濟民自己出的題目。
可是說真的,賙濟民自己也不知道今年高考的考試範圍和難度。
所以,只能按照最廣的範圍和最難的難度係數來訓練他們兩姐弟了。
到家的時候,兩姐弟還在屋裡學習呢,兩隻大狗搖著尾巴,激動地衝賙濟民撒嬌,嗚嗚叫。
透過窗戶看了一眼,賙濟民沒有打擾倆孩子,而是拿出手機給丁秋楠打電話。
「楠楠,吃飯沒有?」
「是這樣的,這週末你們要來京城這邊麼?行,到時候我去接你們....好,我先掛電話了。」
最近這段時間,因為事情太多,賙濟民跟她打電話的時候,都是圍繞孩子說事兒。
時間飛逝,轉眼已經是六月份了。
三個計劃已經被批准了,文津街的效率非常高。
拿到批文之後,港島和綠洲新城兩個方向,開始組織人力,開始進入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方。
東南也是挺窮的,而且山區眾多。
旁的不說了,賙濟民上輩子的老家,珠江支流上游的石頭村這些地方,全都是山區。
後世很多公路、高鐵通車的時候,在這些路段經過的時候,遇到最典型的便是隧道。
幾乎跟西南那邊,隔幾百米就是隧道有一拼。
所以,這些窮困地區,也是需要推進希望學校的建設,還有道路方面的建設。
現如今的石頭村,自己就有小學校園,附近幾個村落的孩子,都會來這裡上學。
但交通方面,還是很落後。
去往四公里外的城鎮,還是隻能依靠水路,十分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