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沒讓你吃飽飯麼?”賙濟民幽幽地來了一句,老三頓時啞火了,趕忙解釋說,他說的是鄰居們,可不是說自己家裡。
十多年前,父母兩人離開的時候,賙濟康已經九歲了,早就記事了。在父母走之前,家裡確實很苦,但之後,家裡的生活條件反而越來越好了呢。
所以,賙濟民這個當大哥的,確實非常稱職。旁邊的老四和老五兩兄妹看到三哥吃癟,不由偷笑了起來。
丁秋楠和周淑晴她們也都紛紛笑了。一家人祭拜過父母,在鄰居們羨慕的眼神中,離開了南鑼鼓巷。
跟往常一樣,年夜飯同樣非常豐盛,吃過晚飯,還要守歲。不過,都是家裡的男丁守歲,丁秋楠她們雖然沒有要求,但她們也自覺在旁邊一起守歲。
春節之後,從初一開始,家裡的大門就沒有關上過。以前的老友全都登門來拜訪了,比如住在前院的孟瀟行一家,還有邢毅成、安澤勝、龔沛鴻、張宛童等等。
不管是普通工人,還是醫生或者部隊裡的軍人,來來往往,家裡是一刻不得閒。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過節的時候,賙濟民就很少去拜訪別人家了。
不是他不願意,而是他們都比他更早地來拜訪他了。能讓他親自拜訪的人,不多。
“喲,祥哥你回京城了?”初一這天傍晚,快吃晚飯的時候,呂千祥親自登門來拜訪了。
賙濟民看到對方的時候,十分吃驚。
“你不是調去南方了麼?我記得應該有四年了吧?”作為老林的助理,呂千祥的職位可不低,前幾年終究還是外調去了南方。
外派出去的助理,並不是不受重視,反而是升遷了。一旦未來做到封疆大吏,必然可以再回京城。
“濟民,幫幫老哥我,我快要扛不住了。”剛見面,呂千祥便沒有客套,直接開門見山了。
賙濟民一聽,頓時明白了,他不動聲色地點點頭,然後邀請對方去了書房。
既然是要談事兒,那就只能去書房了。書房那邊相對安靜,而且也可以保證秘密不會被洩露出去。
這兩天家裡人來人往,人多嘴雜,難免容易暴露一些秘密出去。走進書房之後,賙濟民剛倒了兩杯茶水,呂千祥便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後者在六九年便去了南方的某個縣城當一把手,相比在京城,這位置也不算很高。
但畢竟是從京城調過去的,權力、人脈等方面都十分不同。然而,那個縣城也是真的貧窮落後。
整個縣城境內,全部都是山就不說了,工業幾乎是沒有的,縣城裡唯一的經濟產業,只不過是茶葉和農業。
然而,這些產業,跟其他縣城相比,不僅沒有優勢,反而是劣勢。總之,呂千祥想要搞點事情,發展經濟,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政策層面的條條框框就不說了,但如何在這些條條框框之內,合理合法地發展好縣城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就非常考驗呂千祥的個人執政能力了。
他是花了四年多的時間,這才理清了縣城的複雜關係,疏通了跟市裡面和省裡面的關係。
以此來確保他在接下來的行動中,不會受到來自各方的阻擾。所以,他才會趁著春節,也要返回京城。
也就是說,他就是來京城這裡搬救兵的。而賙濟民就是他可以搬的救兵之一。
因為呂千祥十分清楚地知道,賙濟民每年春節都回京城過春節,很少是在外地過春節的。
“祥哥,不急不急,如果是這件事的話,還真的不能急。”賙濟民聽完之後,頓時輕聲安慰道。
“先喝口茶,我們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