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是足夠了,但精準度、成本控制、小型化和大型化等,還沒有進行改良呢。
小型化電磁炮,自然是用於單兵作戰使用的。這玩意兒就像是普通的手槍,如何把電磁炮做成電磁槍,並且威力要跟手槍不相上下,精準度、後坐力等等這些都需要跟手槍沒什麼區別。
難度係數可不低,這也是賙濟民最想完成的一步。奈何,電池這一關就是最大的技術難點了。
當即,賙濟民走出了實驗室,來到了綠洲新城的無人機實驗室。
“小王,你們的鋰空電池技術現在研究到了哪一步?”
“周教授,您來了。”戴著上千度近視眼鏡的研究員,看到賙濟民過來了,連忙打招呼道。
此前,賙濟民做過關於鋰空電池研究的技術講解,甚至後續,他自己也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只不過,目前進度不快,所以想來實驗室這邊詢問一下情況。經過一番詢問之後,賙濟民勉勵了一下這些研究員,然後失望地離開了。
其實,他們這些實驗室所研究出來的電池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就像之前研發出來的一款可以持續飛行四十五分鐘的小型無人機,在巷戰等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以及一些大型無人機,也可以達到續航三個小時左右,可以執行一些短距離的偵察任務。
奈何,這些電池技術厲害歸厲害,可遠遠達不到賙濟民的要求。或者說,遠遠達不到電磁槍的基本技術要求。
電磁槍想要維持一定的續航能力、射擊威力,還不能增加太多的重量,那麼對電池技術的要求,便非常變態。
“應該用什麼材料來代替呢?”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賙濟民現在正在死磕鋰空電池技術。
按照現實的半個月時間,他在空間裡面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早在之前,他在鋰空電池方面的研究,本身就已經步入到了極為先進的水平。
按照實驗室他們拿出來的成品小型無人機,續航四十五分鐘的電池技術,賙濟民拿出來的電池技術,可以續航到了九十分鐘。
可是,這樣的電池技術,在電磁槍裡面,在維持足夠大的威力下,堪比兩把手槍的重量下,續航僅僅只能做到兩顆子彈而已。
也因此,賙濟民對這樣的電池技術,十分不滿意。一把電磁槍,製作槍械的成本且不說,但只能射擊兩顆子彈,這明顯不夠用啊。
最要命的是,電磁槍的重量,還是普通手槍的兩倍,這也是致命缺陷。
如此被手槍吊打的實驗室產品,對於追求完美的賙濟民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的。
空間實驗室裡,賙濟民一再反思,腦海裡,在找尋著可能代替的材料或者技術。
“算了,先出去放空一下自己,精神崩得太緊了。”想到這裡,賙濟民先離開了空間。
他給自己放了兩天假期,這兩天的時間裡,他去了一趟南方小島,又飛了一趟大不列顛,還去了一趟白頭鷹。
最後直接去了太空,站在太空裡眺望地球。地球給他的壓迫感,是非常巨大的。
因為他所處的軌道,距離地面僅僅只是四百多公里而已。這個距離,他如同一隻螞蟻,在仰頭看著大象一般。
從太空回來之後,賙濟民再次一頭扎進了實驗室裡。其實,到了現在,關於那天,在杜建民父子面前裝杯的事兒,已經不叫事兒了。
他只是在跟自己較真罷了。更多的是一鼓作氣,把電池技術給提升上來,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