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徐磊他們都很想問,哪裡差了?
結果,賙濟民直接反問:你們能製造出承受住上萬度高溫的耐高溫材料嗎?
嘶!
僅僅只是這麼一個問題,直接把他們給問住了。
很明顯,除了這個耐高溫材料,這種材料肯定還有其他門檻。
他們飛行器研究所成立至今也有三年多了,但目前還為了將發動機的速度從一點零五馬赫提升到一點一馬赫而苦思冥想。
偏偏,賙濟民早早製造出超音速飛機。
六五超音速飛機的速度在飛行器研究所內,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超過三馬赫的超高音速,震撼而無敵。
菲利普很想讓賙濟民把材料的相關要求資料寫下來,他們好去尋找或者研究出這樣的材料。
對此,賙濟民卻表示,目前六四小城內的材料學專家、化學專家、物理學和數學等學科的專家,你們擰成一團也沒用。
拿不出來的!
為什麼?
因為六五超音速飛機的材料,是融合了灰白金屬的白依合金材料,這玩意兒只有他才有。
地球上,目前可以造出這樣材料的國家,估計只有北極熊和白頭鷹了。
但並不是有了合格的材料,就可以把飛機給造出來的。
所以,賙濟民一直強調的製造業不行,可不是開玩笑的。
而造出可承受一萬度超高溫的耐高溫材料的工廠,哪有那麼簡單啊?
達到這樣水平的工廠,意味著全行業的製造水平已經到達了極高的地步。
反正就目前而言,地球上是很難的。
轉過天,賙濟民沒有外出,而是呆在書房裡折騰導彈推進系統。
小型化推進系統,意味著導彈發動機也要變得更小,但推進速度卻要更快才行。
有點燒腦!
受限制的不僅僅是材料問題,而是燃料了。
折騰了兩天,室外風洞實驗室裡,四臺發動機已經完成了測試,目前並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就是組裝了。
到了這一步,賙濟民也激動了起來。
完成組裝之後,再到室外風洞實驗室進行測試,一旦完成,就可以一飛沖天了。
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花了外界兩天時間、空間是十天時間完成組裝,賙濟民這才把飛機放到室外風洞實驗室進行測試。
這架新型超高音速的飛機,首先是外形上跟六五飛機差不多,但小了不少,卻更具科幻感。
並且尾翼、機翼等都做了極大改進,以此來避免雷達掃描。
眾所周知,雷達的工作原理十分簡單,就是利用電磁波相干原理,以此來完成雷達對目標的搜尋、跟蹤和測量。
而以往的機翼、尾翼就很容易被雷達電磁波跟蹤,並且反饋訊號給到雷達接收器。
改進之後,雷達系統就等於瞎了,也就是從監控系統上做到了隱形目的。